學法實修 師父就在身邊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我今年五十八歲,一九九八年就接觸到了大法,當時覺的大法好,卻沒有真正修煉,直到二零零三年才真正走入大法修煉,至今已修煉二十一年。在二十一年中,我有無病一身輕的輕鬆、有修去執著的快樂、有經歷迫害的痛苦、也有過心性關的苦惱,但無論何時、無論怎樣我都是堅信師父、堅信大法。下面就將自己修煉中的一些體會向師尊彙報、與同修交流。

修去私、修去情

我的婆母、丈夫都是大法同修,丈夫因堅修大法,被邪惡迫害致瘋致死。婆母屬於帶修不修不太精進的狀態。婆母平時和大哥大嫂同院居住。我想,雖然丈夫不在了,但照顧婆婆是我的義務,幫助婆婆共同提高是我的責任。由於邪惡的迫害,我的經濟狀況很困難,但我儘量做些營養、可口的飯菜送到婆婆家,找時間多與婆婆學法交流。

一次我給婆婆送飯,婆婆要求我做兩份,給同院的大哥端一份去。(婆婆從來偏心大哥)我說東西不多,只做了一份,結果婆婆回頭就把飯端給了大哥家,我又怕餓著婆婆,只好回去重做。同院的大嫂還冷言冷語的說我。回家的路上,我委屈的直掉淚:婆婆四個兒子(我丈夫是四兒子),幾個哥哥家,人口齊全都沒有主動做飯送飯,我沒了丈夫本來就難,自己都捨不得吃,送了飯婆婆還要給大哥,還要看大哥一家的臉色,我這是何苦呢,我一邊流淚一邊走,忽然想到:這哪像個煉功人啊,這不對啊,師父說:「修煉的理和人的理是反的」(《二零零五年舊金山法會講法》),作為煉功人,吃苦會消業是好事,我不應該覺的委屈。可是委屈還是不斷的湧上來,我就念「法輪大法好」,不停的念,到了家裏更是大聲的念,慢慢的心緒平穩了。

自從丈夫被迫害致死,我失去了好的修煉環境,修煉狀態時好時壞,經常執著於個人的得失,常用人理衡量對錯,陷在人的是非當中,可我是個修煉人,從師父的法中悟到:修煉人遇到的甚麼事都不是偶然的,是為讓我們提高的。提高就是去人心,我找到了自己求回報的心、讓人說好的心、好面子心、算計得失的心、怨恨心等一切為私為我的心。原來自己有那麼多人心啊,是婆婆和大嫂幫我把它們都暴露出來了,我還真的像師父說的得謝謝他們。從此去婆婆家再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大多能坦然面對了。

在幫助同修過病業關中提高自己

我身邊有位同修一直在過病業關,師父一直在點悟她,她有時能看到一片蓮花,還能看到另外空間的一些東西,我認為這是師父鼓勵她儘快提高上來。我也和她一塊學法一塊發正念,但她的病業狀態仍是時好時壞。我和她交流說:不能抱著有求之心,要無求而自得,要守住自己的一思一念,信師信法。但是效果不明顯。時間長了我就起了急躁心,說話的語氣也不善了,嗓門也大了,最後同修也不高興了,弄得不歡而散。

回家後,我心裏很彆扭:我這是怎麼了?怎麼修來修去修成這樣?這哪像個修煉人啊?我指責同修是覺的我比別人高、看不起別人,我這不對啊,師父告訴我們要修出慈悲心,無條件的幫別人,我沒做到啊,我總想她怎麼還不好啊,這不是有求之心嗎?內心深處是怕吃苦嫌麻煩。修煉是嚴肅的,只有時時把自己當成修煉人,用法對照言行才叫修煉,是因為自己沒有時時把自己當成修煉人,心性關過的不踏實,才會出現反反復復。

明白了法理,我再去幫同修,就想著同修在過病業關中已是很難受也很堅強,我要站在她的角度上理解她,善心幫她從法上認識、提高。

師父時時在看護著我們

今年春天的一天,我帶著真相材料出門,到了一個路口,正想貼不乾膠粘貼,一摸,口袋不見了!當時的心情別提多難受了,心想:把救人的東西丟了,不是一般的錯,要影響多少人得救啊。太大意了,總覺的自己比別人強,強哪去了?我趕緊求師父:師父,弟子錯了,求師父保護好真相材料,我的錢和物都能丟,大法的東西不能丟啊。我一邊著急自責,一邊往回來的路上找,只見前方有紅光,有五、六層樓高,一片紅,特別好看,但我也顧不得多想,趕緊找資料袋子,心裏一直求師父保護救人的資料,不許任何生命毀壞了,想著想著,一眼看到前面的紅光就是紅色的資料袋,顯得特別大,靜靜的在地上躺著呢。我趕緊過去一摸:U盤、內存卡、護身符、真相冊子一樣沒少!我的眼睛立刻濕潤了:感謝師父保護啊!那條道是主幹道,來往的車輛特別多,能夠安全拿回資料真是奇蹟,也再次見證了師父就在身邊看護著我們,見證了大法的神奇!我心情激動的謝著師父,一路順利的貼好了真相粘貼,救度著有緣人。

師父新發表的兩篇經文《法難》、《驚醒》,告誡我們修煉是嚴肅的,正法已近尾聲。我要抓緊有限的時間,趕快提高,守住心性,多學法、修好自己、多救人。

有不對的地方請同修慈悲指正。

(責任編輯:任嘉)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