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不得法做不到真修之原因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師父明確告訴我們:「因此你們必須學好法,成為真修者才可勝任,才是兌現神聖而偉大的責任。」(《致參加台灣法會的大法弟子》)

我理解,如果整體上是真修狀態,師父就不會這麼說了。最近,和幾位同修交流,總是覺得雖然每天法也學,講真相的事也做,但就是看不到法的更深層內涵。那問題出在哪裏呢?向內找我發現其根本原因是我們一些人不自覺的把自己「置之法外」了。

對於師父講的法,一些學員有時會不自覺的認為這句話跟自己沒關係,那句話只是講了一個天機,或者是說歷史上的某個故事,甚至認為某些話是說常人的。這是自己的觀念使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到法中去悟。

舉個典型的例子:

師父為甚麼要正法?宇宙中的眾主眾王為何要下來?師父這些年在法中從不同的角度都講了,特別是近期的新經文中更是明確開示。但有的學員只接受師父講的符合自己心願的部份,而不能接受師父講的全部。

師父在《為甚麼會有人類》中說:「天體宇宙在成住壞的過程中一切都不純淨了,都不如初成時好了,才會走向「滅」的。也就是說天體中的一切都壞了,眾生都不像初始時那麼好了,生命也都不純淨了,都有罪業了,所以才會滅的。宗教中把這種罪叫「原罪」。為了挽救天宇,創世主叫眾神、眾主下世在此環境中當人,吃苦、提高、消罪,重新塑造自己,從而再回天堂。」

師父在《為甚麼人類是迷的社會》中說:「天體宇宙會走到滅的一步,是天體與天體內眾多宇宙和其中的無量眾生,包括各個宇宙內的眾主、眾王、眾神,在漫長的成、住、壞、滅的過程中,都變的不如初成時好了,也就是說漫長歲月中都不符合自己所在層次的標準了。這是生命過程中的必然規律。」「末後一到,創世主同意天體中眾多的神、王、主與更加巨大而各個主掌天體一方的大神、大覺下世轉生成人,封住他們所有的智慧與能力,在最苦最無能力、無智慧、完全封閉的人體內吃苦消業,在苦中憑著正念守住善良本性,那才能被眾神與創世主正視,才會被未來承認。那些在人類社會中反覆轉生漸漸消去罪業、善德越來越多的人救度中必被選中,末後之末開啟救度時,一定會被創世主救度到新宇宙。」

交流中大家表示,過去一直認為師父講的天上的神偏離了法,下世是為了利用人體消去罪業等跟自己沒關係,那是在講常人,而自己是最好的生命,是專門下來助師正法的。我想,如果我們在上面都是最好的生命,那宇宙怎麼走到壞滅的?師父為何要正法?法是講給修煉人的,為何自己不在其中?有的同修感到很驚訝:是呀,自己為何一直這麼認識呢?學員的這種認識有多大的代表性不知道,但據這幾位同修介紹,她們周圍的學員大多都是這樣理解的。

不承認自己在上面就偏離了法,有了罪業,不就是不想接受師父正法嗎?當然我們肯定是沒有意識到,誰都不會真的不想接受師父正法。但實際上卻起了這個作用,成了舊勢力不讓學員修成的一大藉口。

對於師父講的其他的法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誤解?我們不知道。但此一點就足以給修煉提高造成了巨大障礙。一個生命不能正確理解法,接受法,拿甚麼指導自己修煉?又怎麼能做到真修呢?

大法弟子正法修煉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接受創世主正法的過程。

有個同修說:「我把法都背下來了,為甚麼遇事還是想不到法或不知道怎樣在法上認識?」學法、背法的目地是同化於法,真正理解和明白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說我悟到甚麼法理時,其實是法展現給自己,不是自己有多聰明。但法為何有時展現,有時不展現?最根本的原因是法不能在展現給你的同時,不能又展現給你的思想業和你身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學員執著心很強、觀念很重或有很不好的思想業時,法就無法展現。另外,法對不同層次有不同的要求,隨著修煉層次的提高要求也越來越嚴,差一點都看不見法。

另外,我們還看到一個因素,就是有的國家和地區人普遍很講禮貌,注重表面的文明,說話辦事儘量不讓對方不舒服。這在常人中是很好的美德,但對於修煉人可能就成了一種障礙。當同修間發現問題時,多是不敢直說,互相客氣,說話婉轉,其結果是無法觸及到真正的執著,大家都不喜歡被「傷害」,稍微受到點刺激,怨恨心就起來了,再加上海外的整體生活環境比較安逸,這就形成了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能真正實修的環境。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到了這個我們身處的修煉環境必須改變的時候了。

今天,整個人類社會都在巨變中,也許離師父法正人間的時間真的不遠了。能否達到標準,跟隨師父一起進入法正人間,是個極其嚴肅的問題。

師父說:「宇宙正法到了末後,這段時間過後會有一個嚴肅的篩選、淘汰過程。好自為之吧!經過這一歷史時期的大法弟子,神都在尊重你們。自己也要珍惜自己在這前所未有的最邪惡的迫害中能走過來。成為真覺!這才是神認為的偉大!」(《遠離險惡》)

大法弟子是一個整體,有義務互相幫,互相救。一個大法弟子修不成、被淘汰,都是宇宙和大量宇宙眾生的損失。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