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每天上班也有些提心吊膽,怕出一些安全事故,心情很緊張。雖然年輕,但是感覺工作很累。
一、喜得大法,輕鬆工作
一九九六年,我開始修煉法輪大法,學法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人世間的因緣關係,工作的怨氣全消,我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再有那麼複雜的思想,只是想到怎樣把工作儘量做好,在每個細節上儘量為家長考慮,為幼兒考慮。這樣一來,幼兒都很乖巧,也沒有發生甚麼危險事故。我知道,我是一個大法弟子,一切都有師尊的慈悲保護,我的心情變的輕鬆。
因為安全問題,很多老師擔心,很多時候,不敢大膽的帶幼兒出教室活動,怕出安全事故,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常帶幼兒參加戶外活動,幼兒很活躍,也很開心。在與家長的溝通方面,也通過不同的方式與家長聯繫,因為我能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班級的棘手問題,我都能與家長很好的溝通,家長對我們的工作也感到滿意。
二、一封貼在校園門口的感謝信
我班上的一個小朋友明明,性格內向,比較膽小,不愛說話。有一次把班級的一盒新蠟筆裝進了自己的書包,我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講了此事,家長很傷心,我不知原因,原來,明明的爸爸在他未出生時就離世,他一出生就是爺爺和奶奶帶大,媽媽早已改嫁。我聽了家長的話,心裏也很難過,這麼小就失去父愛和母愛,多麼可憐的一個孩子呀!他的奶奶說:「老師,我家的明明在這上了兩年學,老師都沒有像你這樣關心過他,所以,我們從來不講他的身世。」
從那以後,我對他這個特殊的幼兒就更加關注,他很膽小,我就經常鼓勵他多鍛煉,培養他的好習慣。過了一個學期,他變的膽大,自信,開朗,他在各方面的進步都很大,家長很感激,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品送給他。
學期結束時,家長要給我送禮物,被我拒絕,我給他們講了大法真相,家長也很感動。後來,他的爺爺說,像你這樣好的老師,應該大力表揚,我沒讀多少書,不會寫字,我就上街請人幫我寫一封感謝信貼在你的單位。
就這樣,這封感謝信被貼在我單位的大門口。當時因為我煉法輪功被打壓,單位在年終時,把我的年終考核評定評為不稱職,這封信卻和單位的考核形成反差,單位的另一位領導說,這是我們單位唯一收到表揚信的老師。
三、最大的草莓留給爸爸
修大法後,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不僅教幼兒的知識技能,更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為別人著想,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只有從小給他們講述做好人的道理,並身體力行,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好人。
我經常給幼兒講傳統文化的故事,教他們做事要先想到別人,看見別人有困難要主動幫助,遇到矛盾要讓一讓。每次吃點心的時候,我都會提醒幼兒,在家裏吃東西的時候,要先給長輩吃,最後的留給自己。
有一次,一位家長給我講述他女兒麗麗的變化,他很感動。以前,家長買點心回家的時候,麗麗總是挑最好的給自己,並且先吃,不會考慮別人。有一次,爸爸買回了草莓,洗乾淨放在桌上,麗麗首先拿了一個最大的送給爸爸,爸爸很奇怪,今天怎麼變的這麼懂事呢?麗麗說:「老師講了,吃東西的時候要先想到別人,要先給長輩吃,好的留給別人,最後自己再吃。」家長為女兒的成長感到很欣慰。
四、唯一的美味送給了弟弟
小朋友剛來小班時,很自私,不會與他人分享,在家裏也是為我獨尊,家長都必須聽她的,家長也是束手無策。我在遊戲課時,經常與小朋友講善惡有報的故事,給他們講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幼兒學習做人的道理,對待小朋友用鼓勵的方式與他們溝通。慢慢的,小朋友變了,學會了謙讓,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學會了幫助他人,班級的氣氛變的和諧友善。
有一次,媽媽帶夢夢小朋友去玩,帶了一個夢夢最愛吃的小點心,可是只有一份,在與另一個小弟弟玩的時候,那個小弟弟看中了夢夢的小點心,就要去拿。媽媽問夢夢:「只有一個點心,怎麼辦呢?」夢夢說把點心送給弟弟吧!媽媽問那你自己沒有怎麼辦?夢夢說我下次再買一個就行了!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現在,她能夠很大度的去處理這件事,這讓媽媽很欣慰,寶寶真的懂事了。
五、「媽媽,等你老了,我也幫你洗腳」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經常教育幼兒在家裏怎樣關心父母,愛護長輩,幼兒慢慢學會了,體貼父母。有一天,媽媽幫悅悅洗腳,悅悅認真的對媽媽說:「媽媽,你辛苦了,等你老了,我也幫您洗腳。」媽媽聽後特別感動。
現在的學校教育已經完全偏離了神,偏離了傳統,都在追求知識技能的培訓,忽略了道德的教育,很多的孩子在家裏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自私、任性、處處爭搶、怕吃虧,家長的理念也隨著社會的洪流在下滑。我在工作中,時時處處注意培養幼兒的品德,學習傳統的文化,把真善忍的理念傳授給幼兒,讓他們在生活中懂得甚麼是好,甚麼是壞,怎樣做一個好人,處處為別人著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我看到幼兒的變化,他們變的不那麼自私,能考慮到別人,學會了謙讓、禮貌、善良、真誠,個個都變的更加可愛。
學了大法,給我開啟了智慧,讓我的工作變的簡單,輕鬆,心情很愉悅。做好我的工作,給未來留下精英,也是我的職責,感謝師尊的慈悲苦度,謝謝師尊。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2/4/16/19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