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們感歎:人真的能在大法中修成圓滿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八日,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師父在長春市吉林大學鳴放宮禮堂舉辦長春第七期法輪功學習班。在這期班上,有一個特殊的故事:

淨空:我師父來了!

離鳴放宮不遠,有一座長春最大的廟宇──般若寺。般若寺旁邊的慈航寺是個尼姑庵。慈航寺的住持法號叫淨空,當時八十多歲了。當時的淨空嘴歪眼斜、口齒不清、行走不便,也吃不下東西,是中風偏癱的症狀。淨空打點滴一年多了,由幾個小尼姑伺候著。

寄住在慈航寺的一位學員正在參加第七期法輪功學習班。她告訴淨空,自己到長春是來學法輪功的。法輪功是修煉真、善、忍宇宙大法的,是佛法,還有五套功法。

淨空看完第五套功法「神通加持法」的演示後,馬上說:「真佛來了!山外有山,佛外有佛。廟裏沒有佛,我佛在門外,我師父來了!」然後說:「快帶我見李洪志師父去!請幫助我給師父上香,說我心中有師父。請你幫助我見李洪志師父一面,了我心願吧!我一定要出去見我師父!」

第二天,淨空到了師父辦班的會場。李洪志師父把淨空讓到一間辦公室裏,還親自倒水,搬凳子,笑瞇瞇的不說話。後來,李洪志師父讓淨空坐在自己的一側,聽了第七期講法班的最後一堂課。聽完課,淨空非常高興的抱住了那位學員,說:「我甚麼都明白了,甚麼都放下了!」她還說,師父幫她把病因解決了,並告訴她將在兩年後圓滿。

淨空回到住處。眾尼姑看到,淨空眼也不斜了,嘴也不歪了,精神十足,還吃了一大碗餃子。大家都很驚訝。而且,以前不會打坐的淨空自此經常打坐。

一九九六年,淨空在打坐中離世。火化後,現出了五光十色的舍利子。尼姑們說:「人真的能在大法中修成圓滿,這回我們親眼看見了,相信了。」

舍利

「舍利」是梵語「Sarir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也叫「靈骨」或「堅固子」,多指大德高僧圓寂之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牙齒等。比如大家聽說過的「佛頂骨舍利」、「佛牙舍利」、「佛指舍利」,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圓寂後留下的身骨,這已不再是普通的骨頭,而是修煉人在修行中身體轉化為高能量物質(「脫胎換骨」)的反映。

「舍利子」則是指得道高僧圓寂火化之後所凝結成的晶體。這些結晶體非常堅硬,形狀各異,有雞蛋般大小的,也有米粒大小的。而且舍利子可以有多種顏色,有的晶瑩剔透如寶石。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涅槃火化後,弟子們從灰燼中得到了頭頂骨、牙齒、中指骨和八萬四千顆舍利子。古印度的八個國家將舍利和舍利子分成八份,建塔供養。

至公元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將舍利與舍利子取出,從新分配,裝入八萬四千個寶函,並新建了八萬四千座佛塔供奉。隨著各地建塔,佛舍利與舍利子也流傳到許多信仰佛教的地區。

很多大德高僧燒出了成百上千的舍利子。據史料記載,著名的弘一法師火化時,火窟中呈現多彩佛光注頂,蔚為壯觀。燒出一千八百多顆舍利子,分別由清源山彌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供養。近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虛雲老和尚,圓寂於江西省雲居山真如寺,享壽一百一十九歲。火化後,得五色舍利子百餘顆,小者無數。以白色為多,晶瑩光潔。

關於舍利子的形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擁有上億讀者的法輪大法主要著作《轉法輪》中揭示了舍利子的秘密,指出舍利子中包含著大量另外空間的物質。

大法修煉能改變人的物質身體

董文潔,美國法輪功學員,原籍北京人,先生是新加坡人。一九九五年,董文潔回國看望父母。一位朋友整個脊椎從脖子到腰都在長骨刺,節節都在長骨刺,右半身是麻木的,上六層樓得花一個多小時。這位朋友修煉法輪大法兩週後,身體發生了巨大變化,上樓時他的右腿一邁就是三個台階。

見證此奇蹟後,董文潔走入了法輪大法的修煉。學功的第二天,她的肩周炎痊癒。董文潔的丈夫讀《轉法輪》兩、三天後,嚴重的失眠症消失。回到新加坡後,她丈夫向家人介紹法輪大法,董文潔的婆家一家人也走入了大法修煉,並從中受益。

二零零一年五月,迫害法輪功的元凶江澤民去香港時,董文潔的丈夫決定把修煉法輪功身心受益的情況告訴中國政府。到了入海關處,因為他的名字已在中共特務的黑名單上,警察非常粗暴的打他、推搡他。

晚上,董文潔的丈夫被遣返。回來時,他臉色很難看,說很不舒服,他說(中共警察)太恐怖了。到了夜裏,董文潔的丈夫就去世了。

火化場的一位工作人員拿著董文潔的丈夫的骨灰走過來時,一直說:「這個人是修佛的人,這個人是修煉人哪,這個人是大德之士啊。我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骨頭。」

看到箱子裏的骨灰時,沉浸在悲痛中的一家人都驚呆了:整箱都是粉色、綠色、深綠、深粉、翡翠綠、蓮花般粉色的很漂亮的骨頭。當時董文潔的婆婆就拍著胸脯說:「我放心了,我放心了。」

大法修煉能讓人身心提升,不但思想更乾淨,物質身體也會發生很大轉變。修煉法輪大法的人,表面上看起來跟不修煉的人沒甚麼兩樣。可是真正修煉的人,身體確實不一樣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