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情不是變得更冷漠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有一天我突然悟到,人世間所說的那個情(任何能想像到的情),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取悅。很快我腦子就出來師父在《轉法輪》第四講說的「取而代之的是慈悲,是更高尚的東西」[1]。我恍然大悟,人間詞彙果真沒有比「高尚」更能精準描述出那種概念。

不同層次有不同的樂趣,「情」就是人這一層的樂趣。常人有句俗話,「苦中作樂」,現在看來確實很貼切。

修煉的初期,會把情理解成一種溫度,所以為了表現放下情很容易走向一種極端,變成冷漠。其實真的放下了情,體現出的是慈悲。人間的理和天上是反的,「情」恰恰是為了滿足自我而產生的狀態。哪怕是看起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付出,挖深了看也是為了滿足自我。跳出情不等於六親不認,慈悲來自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的正念,是一種對待生命悲憫的真善忍的力量。

我有一個親人同修,年歲八十有餘,軀體老化很是嚴重,這一段時間已經表現出病危的狀態。她希望我的母親能在彌留之際經常陪伴身邊。作為同是同修的我母親答應了,問我:她這樣做對嗎?從人情來說,我們是這一世的親人,在合理的時間安排上能去陪伴也是盡了這一世情義;從同修上說,都是師父的弟子,一起從一九九五年風風雨雨走到現在,如果能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上,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對方加強正念,這更是無可厚非。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對錯;只需要分辨究竟是不想給自己招麻煩,還是生出了跳出情的慈悲,然後按照修煉人的標準去做就行了。

時間拉鋸會呈現出疲態,所以類似的問題越來越集中凸顯。回想迫害伊始,聽聞身邊同修身陷囹圄時我們的態度,對比現在我們的態度,不是跳出情了,而是變得麻木了。師父一直鼓勵大法弟子要「修煉如初」[2],個人體悟這個「如初」除了是對自身要求的不降級,也包含了對待同修一路相互扶持的善意。自己和周圍的同修就是會形成一個整體,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如果面對同門且都拒絕援手,那我們何以高唱讚歌待眾生?

以上僅來自個人感悟,如有不妥,敬請同修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2] 李洪志師父著作:《各地講法九》〈二零零九年大紐約國際法會講法〉

【編註﹕本文代表作者當前修煉狀態中的個人認識,謹與同修切磋,「比學比修」。】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