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現代人常識的瘟疫大劫(上)

——大疫橫行,天滅大明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零年六月十八日】在《《大明劫》中的大疫之劫》一文中,講述了一個奇怪的、令學術界一直困惑的歷史現象:明朝亡於大瘟疫,但是那場瘟疫卻不染清軍。清軍入關後,一路殺到南方,統一了中國,瘟疫也奇怪地消失了,好像這場瘟疫,就是為了毀滅大明王朝而來。

為甚麼會這樣?該文講過:吳有性(字又可)治瘟有絕招,憑著道家的真言和達原飲,治癒了所到之處的瘟疫。但是遊醫走的範圍很有限,瘟疫的四散傳播,速度之快,絕不是遊醫可以阻止的。但是,全國性的大疫卻隨著明朝滅亡而消失了,為甚麼會這樣?

下面就開始揭開這段歷史的謎語。

1.天定歷史設謎語,顛覆常識見玄機

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但是它的背後卻有一個驚天的秘密。

圖1:北京景山公園紀念明朝崇禎帝自縊殉國處,古歪脖樹已死,後來移植了新株。
圖1:北京景山公園紀念明朝崇禎帝自縊殉國處,古歪脖樹已死,後來移植了新株。

(1)順勢速得天下,逆勢驟失江山

崇禎十七年元旦[1](1644年2月8日),李自成在西京(今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滿清掌權的多爾袞以順治帝(虛7歲)的名義致書李自成,提議共取中原。因為大明城防堅固,特別是北京包磚的厚城牆,實在不好打,先主皇太極和多爾袞都曾頓於堅城。對滿清瓜分中原的提議,李自成不予理會。

3月10日,李自成親率騎兵、步兵50萬人東征,從禹門渡黃河進入山西[1]。此後大順軍連戰連捷,很多地方望風而降。3月下旬佔領山西全境之後,兵取河北真定(正定)、保定[2]。4月23日,兵抵北京外城(西直門外)[1]。當天,明軍三大營守軍潰敗投降[3],夜間,太監開外城彰義門投降[4]。25日,內城陷落,崇禎帝沒逃出去,自縊於景山。

東征定天下之順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別是滿清的多爾袞。而後就是人們熟知的大順軍在北京拷打官員追贓助餉[5],義軍將士驕奢淫掠[6,7],逼反了準備歸順的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李自成東征山海關,吳三桂請滿清入關,大順軍被清軍擊潰,一路敗逃。李自成覆滅大明之後僅僅39天,江山再次易主。

(2)順勢有玄機,瘟疫出奇蹟

李自成的義軍,前期打仗並不順利,三度全軍覆沒,三次頑強復起,從崇禎十四年(1641年)才開始時來運轉。1642年稱雄於河南,1643年在潼關殲滅了明朝主力孫傳庭的大軍,1644年東征橫掃晉冀,輕取北京。

為甚麼突然變得這麼順利?對照另一組史料就能看出:瘟疫使然。

1641年,大明瘟疫復起,開始了最大的一次流行,泛濫的地區相當於現在的京津冀[8]、江浙滬[9]、魯豫皖等地[10]。有些地方「十戶九死」,「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一直盛行到1644年。這在電影《大明劫》裏有所展現,要不是神醫吳又可,孫傳庭的軍隊就完全沒有戰鬥力了。

但是吳又可並沒有去北京,而京城疫情最重。當時北京蕭條肅殺,街頭巷尾連玩耍的孩童都沒有了。到1644年4月,李自成圍攻北京時,北京被瘟疫掃蕩得基本沒有抵抗能力了。

把軍事和疫情的兩方真相拼合在一起,驚人的奇蹟就出現了──

(3)義滅大明,疫情驟停?

李自成的義軍進京,隔離病人了沒有?沒有!
他們戴口罩蒙面了沒有?沒有!
他們被告知要勤洗手了沒有?沒有!
他們和京城人保持社交距離了沒有?沒有!
他們封閉京城街坊、讓百姓禁足了沒有?沒有!
他們責令百業俱息,讓社會停擺了沒有?沒有!

那次大瘟疫可是鼠疫[11],從症狀上看,是兼具肺鼠疫、腺鼠疫之厲的「混合鼠疫」,其傳染力、危險等級比當今的新冠瘟疫還高!《崇禎實錄》記載:「十六年(1643年)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10]」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約為40%甚至更多。北京郊區的疫情也很嚴重。在通州,「夏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挨家挨戶傳染,常常是全家死絕無人收屍。」

《明季北略》記載:「大明兵科給事中曹良直家裏來了客人,與客人對坐飲茶,剛端起茶杯彎下身子請客人喝茶,還沒起身,就死在當場。兵部梁希萊拜客後急忙回家,進屋就死了。武將錢晉明,同客交談,話沒說完即死,一會兒,夫人婢僕連死15人。」

「又有兩個人騎馬,一前一後,邊走邊聊。後面的人問了一句話,前面的人卻不再答話了,走近看時,才發現前面的人已經死了,屍體仍端坐在馬上,手裏揚起的馬鞭還兀自垂著。」

「更有一富戶,全家感染鼠疫,滿門死絕。有兩個小偷趁機進來偷東西,一個小偷入室打包財物,一個趴在屋簷上,俯身朝下接取包裹。兩個人分工合作,屋簷上已然堆滿了,屋簷下還有許多堆積。簷下的小偷又托起一個包裹,屋簷上的小偷正把接住的包裹向上提拽,兩人突然都死了,手裏各拿著的包裹也沒有落地。」[12]

李自成大軍開到北京之時,京軍三大營的軍隊因為鼠疫死亡過多,北京內外城牆15.4萬個垛口只能由5萬兵據守。這些大疫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士兵們,「衣裝狼狽,等於乞兒」,失去了抵抗能力。

鼠疫是病菌致病,不只是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才傳染。上面的歷史事實和當今的科學理論都證實:鼠疫人傳人,沒有跳蚤作為媒介傳染的更快、更慘烈,呼吸、接觸就傳播病菌。那麼,為甚麼在混合鼠疫大流行的北京城裏,李自成的義軍不但沒有被烈性鼠疫感染,31天後(遠遠超過了腺鼠疫的潛伏期2~8天、肺鼠疫的潛伏期3~5天)還在山海關和吳三桂的軍隊激戰?!

鐵的事實讓我們理性面對一個深層真相:瘟疫當時就是不染李自成的義軍;那些說李自成軍隊因為染疫才迅速敗於清兵的「假說」是沒有根據的猜測。要知道,史料記載的是:當時李自成的軍隊頑強奮戰,戰鬥力極強,在山海關大戰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如果不是風向(一種小天象)突變,滿清大軍趁機出擊,關寧鐵騎眼看就要被李自成全殲了。當時,吳三桂的一些軍隊拼死也抵擋不住,有的已經開始投降了。

清朝的史料說:李自成的潰兵跑到哪裏,就把瘟疫帶到哪裏[13],這也是猜想外加栽贓。是清軍追擊到哪裏,就發現哪裏有疫情殘留。其實瘟疫早已在那些地方流行了,不是潰兵帶去的──假如真是潰兵帶去的,清軍和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時,隨著將士的呼呼喘息,大疫就把清軍放倒了。

正因為人們不理解,所以電影《大明劫》裏才虛構了李自成義軍也染疫的情節。現在看來,那是不合歷史真相的。但這也太匪夷所思了──義軍也是明朝的子民,為甚麼他們造反之後,瘟疫就遠離了他們呢?

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形成了群體免疫了?義軍都是由有免疫力的人組成的?

2.科學對比,再現玄機

(1)慘烈的鼠疫,人類無法「群體免疫」

現代科學對鼠疫有三條「科學結論」:

結論一:「而今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醫治,腺鼠疫的死亡率約為75%,肺鼠疫的死亡率為100%。」在人類發現抗生素之前,沒有特效藥,人類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死亡率。

結論二:「人體對鼠疫桿菌沒有天然免疫力,都易感。「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會被感染。」

結論三:「患過鼠疫的病癒者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明末大瘟疫的症狀表明:那時是肺鼠疫、腺鼠疫的混合鼠疫,典型的通過呼吸道傳染,沒有人有抵抗力,感染後很少人能活下來。疫情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起於山西,而後泛濫全國,疫情間斷發作,此起彼伏、掃蕩回旋;表面人類沒有形成「群體免疫」,每一次倖存下來的人也沒有抵抗力,抵擋不住疫情的復發。

(2)李自成的義軍,顛覆了無神論

但是歷史事實告訴世人:李自成的義軍橫掃疫區的明軍,又輕取疫情最重的北京城,還保持了強大戰鬥力東征山海關──在烈性鼠疫發作的中國內地,他們甚至對肺鼠疫都產生了免疫力,唯一的解釋就是天意所為。

上述史實再次告訴人類,瘟疫真有眼睛,定向感染人,定向取命。無神論在瘟疫面前可謂全面瓦解。

3.馬防跳蚤防鼠疫,一葉障目蓋玄機

為了解釋清軍不染瘟疫的奇怪現象,有學者提出了「戰馬防疫說」,說清軍主要是騎兵,戰馬身上的氣味能驅趕跳蚤,所以清軍不得鼠疫。然而,這只是為了解釋而造的解釋,不能成立。

清軍也有步兵,為甚麼步兵不染疫?明軍也有騎兵,為甚麼在瘟疫打擊下戰鬥力大減?李自成東征的50萬大順軍,主要也是步兵,為甚麼不染疫呢?

何況前面剛講,鼠疫的傳播,不只依靠老鼠身上的跳蚤;見面說話(飛沫傳染)、接觸傷口、物品、貨物、財物等等,病菌照樣人傳人。而且,從上文史料的記載疫情慘狀來看,當時的瘟疫,不是在傳播傳染病,而是在傳染死亡,完全不需要跳蚤叮咬的時間,甚至不需要潛伏期。

清軍一路殺過去,殺人、搶劫、屠城,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他們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為甚麼烈性傳染的鼠疫卻不染清軍呢?

因為大明王朝的一件天大的罪惡,更傷天害理。揭開這段歷史的真容,也就揭開了當今世界性的瘟疫大劫的答案……

未完,接下文


參考文獻
[1]計六奇(明末清初),《明季北略﹒卷二十》。
[2]《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七》。
[3]汪楫(明末清初),《崇禎長編﹒卷二》。
[4]張廷玉(清),《明史﹒本紀﹒卷二十三》。
[5]談遷(明末清初),《棗林雜俎》。
[6]彭孫貽(明末清初),《平寇志》。
[7]毛奇齡(清),《後鑑錄》。
[8]《明史﹒本紀﹒卷二十四》:「(崇禎)十四年(1641年)秋七月,京師大疫。」
[9]吳有性(明末清初),《瘟疫論﹒原序》就著重指出:「崇禎辛已(1641年),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
[10]《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四》:「(1641年,崇禎十四年四月)開封大疫」;「(崇禎十四年七月)北京疫甚,死亡晝夜相繼,闔城驚悼」;「自(1643年,崇禎十六年春二月)迄今(七月),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11]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1580─1644年),《歷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2]《明季北略﹒卷十九》。
[13]河北省懷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懷來縣誌》,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出版,2001年8月版。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