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師父的安排大於一切》一文有感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三日】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九日,刊登了一篇題為《師父的安排大於一切》的文章。作者同修在他的修煉層次上悟到了:「其實你想要甚麼它就是甚麼,就看你是怎麼動的念。」

下面,自己想借同修的話題,從另一個層面談一下,自己從師父要求回歸傳統文化的方向上是如何理解同修的「師父的安排大於一切」這一主題的。對同修這一文章做一小小的補充,有不妥之處,請見諒並指正。

師父帶領著大法弟子開創的五千年傳統文化,就是為今天正法修煉做鋪墊的,使我們的思維、行為有了參照。沒有傳統文化做底蘊,就很難理解師父法的更高的內涵,那也只能在解體迫害的路上一個跟頭接一個跟頭,一個難接一個難,難難相逼。

病業、綁架、非法關押伴隨著正法修煉二十年,大陸同修一出生,就生活在中共治下的一個充斥著貧窮、謊言、殺戮、飢荒的國度裏,傳統文化被強力摧毀、儒釋道給人定下的做人的理念被破壞殆盡,大陸民眾被中共高壓洗腦,人們思維、行為完全沒了神給人定下的道德底線……

記的明慧廣播有一個傳統文化的小故事,大概的意思是,一個道人晨起打坐,從東邊走過來一個人, 道人的天目忽然看見這個人身後跟隨著一群敞胸露體、披頭散髮、搖旗吶喊的惡鬼。不一會兒,這個人又從西邊返回,道人的天目看見這個人的身後旌旗開路、祥雲繚繞、善神伴隨。

道人很驚奇,就叫住了這個路人,問他剛才幹甚麼去了。那個人就講了,剛才他想去殺一個人,因為,這個人借了他的錢不還,還奚落他,可是快走到他家門口時,忽然想起他還有妻兒老母,殺了他,他的妻兒老母如何活,所以就斷了殺人的念頭,原路返回。道人就把剛才天目看到的景象講給他聽。後來,那個賴帳的人也沒得善終。

如果,我們能有傳統文化做底蘊,就能理解師父所講的「慈悲能溶天地春」[1]的真正內涵。

一個慈悲、念正的人的後面,跟隨的一定是旌旗開路、祥雲繚繞、正神伴隨,邪惡只會有招架之功、哪裏還有操控常人對大法弟子綁架、誣判之力?而大法弟子也就不存在面對地毯式敲門避而不見、甚至流離失所。

這裏舉個例子,佐證慈悲如何能讓邪惡退避三舍:

我們學法小組有一位同修(上了邪惡所謂的黑名單),她的特點就是笑口常開,修煉二十幾年,無論遇到甚麼樣的事情都會按照師父所要求的慈悲、善待。

幾個月前,這位同修去北京看兒子,剛剛上火車還沒坐穩,警察就已經到了她跟前。這位同修帶了一百多份真相期刊、一千多元真相幣,可想而知,在中共打造的監獄般的監控車廂裏,會發生一場怎樣的正邪大戰?這位同修面對眼前突如其來的、只對她一人的搜查,她微笑著、正念十足的看著警察,善意的回答著警察的問話。幾分鐘後,警察沒有搜查而是微笑著走了。

此時此刻這位同修可能還不知道;她善意、微笑、正念的背後是旌旗開路、祥雲繚繞、正神伴隨、師父坐鎮化解了這場魔難。

下面再舉一例,佐證仇恨如何招來鬼上身的。

我地區還有一位同修,兩年前,剛剛從冤獄釋放。上街講真相時,遇到了一個不接受真相還誹謗大法的人。當時,這個同修的火就上來了,立馬就和這個人幹起來了。這個同修有一個特點,就是誰誹謗大法就和誰幹,她認為這是護法。結果,這個路人就報了警。接下來就是這位同修再次被綁架、關押、誣判,至今,這位同修還在監獄被迫害著。

如果這位同修在修煉中,有傳統文化的基礎、知道仇恨的背後跟隨的是一群敞胸露體、披頭散髮、搖旗吶喊、舊勢力坐鎮的惡鬼,也許兩年前的那場綁架就不會發生。

以上兩個例子也佐證了作者同修說的:「其實你想要甚麼它就是甚麼,就看你是怎麼動的念。」

這裏,自己對同修的文章做一個補充,如果我們在神傳文化的底蘊上動念,就更有參照標準了、更符合師父要求的「走回傳統路通天」[2]的法理了,也就少了作者同修描述的面對突如其來情況時的糾結、猶豫、判斷、區分這一環節了,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直接和傳統文化、和大法接軌,使我們在修煉的路上會走的更直、更踏實、更不糾結。

神傳文化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大法是教人如何修煉的,先懂得如何做人,才能做個修煉人,所以,傳統文化對大法修煉者來講是個不可或缺的、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為甚麼中共篡政後,傾舉國之力摧毀傳統文化?就是不讓中國人做人,更不用說做個修煉人了,它用仇恨把中國人變成鬼,為今天的大法修煉者設下了一個很難逾越的障礙。

一個修煉人的臉老是「不開晴」,背後跟隨的一定是惡鬼,而「慈悲、慈祥」的修煉人,背後跟隨的一定是正神,知道了師父開創的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這個理,誰還會「不開晴」?

師父在後期的講法中多次提到回歸傳統文化,《洪吟五》講的更是明瞭,如何體現「師父的安排大於一切」?聽師父話,按照師父的要求去做,就在踐行「師父的安排大於一切」。

以上是個人看法,在現有的層次上悟到的一點理,層次有限,有不妥之處請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二》〈法正乾坤〉
[2]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五》〈再造〉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