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君敬天自律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1.《商史》記載: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即位後,天不下雨鬧大旱七年之久,成湯於是來到桑林之野誠懇地向上天祈禱,他以六件事自責道:「是因為我的政令無度;或是我使得臣民有違職責;或是我的宮廷生活奢侈腐化;或是我任由後宮弄權亂政;或是我吏治不嚴使賄賂盛行;或是我聽信讒言以使小人得勢?」話還沒有說完,方圓數千里便下起了大雨,這就是歷史上的「湯禱桑林」。商湯禱雨,開啟了歷代明君修身和善於納諫、勇於自責的先河。在皇帝即是法律的時代,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更顯天威。

2.唐太宗罪己。御史向唐太宗告發廣州都督黨仁弘貪贓枉法。太宗心想:他跟我多年,東征西討,很有才能,怎會犯這樣罪呢?就沒有準奏。

唐太宗懂得不懲治貪官污吏,邪風會蔓延,百姓要受苦,朝政會亂法度。於是下詔大理寺拘捕歸案,秉公審理。依據把他判成死刑,稟奏太宗,唐太宗覺得黨仁弘是個難得的將才,為自己立過汗馬功勞,給他個悔過的機會。於是就御筆改為罷官流放。

唐太宗反思隨意改判,損害法律的尊嚴,對貪污者是縱容。早朝宣布:朕偏袒舊臣,違背國法,會失信於民啊。可惡的私心。說著哽咽起來。

唐太宗手拍龍案,沉痛地說:「朕徇私亂法,理應受到懲戒。現在我要到南郊去,身居茅廬,沐浴齋戒,向上天謝罪三日。」群臣跪下勸阻。

唐太宗看看跪在地上的滿朝文武,沉痛地說:「眾愛卿能原諒朕,朕不能原諒自己。我可暫不到郊外對天謝罪,但要頒發詔書,向天下昭示自己的罪過。」說罷,提筆寫了「罪己詔」,令大臣速向全國臣民頒布。

唐太宗曰:「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為了百姓寧願上天把災難都降在自己身上。海納百川的唐太宗胸懷天下、開明納諫、忘我至誠之德,是成就大唐帝國、百國朝聖的靈寶,乃厚德載物!

3.《清史稿》記載:嘉慶帝即位後,下詔求言獻策。洪亮吉任職上書房,寫下千言的奏折,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辭激切,觸怒嘉慶。下獄並定死罪,隨後嘉慶後悔,又下旨改為流放伊犁。洪亮吉被流放伊犁後,這年四月,北方大旱,地方官們祈雨,不下;嘉慶祈雨,不下;設粥場賑濟飢民,不下;下令赦免人犯,還是不下。嘉慶憂心忡忡,自己想到可能是冤枉洪亮吉,激怒了上天。他把平反的詔書親自抄寫,當他寫完「欽此」最後一筆的時候,一道閃電劃破長空,緊接著雷聲大作,大雨從天而降!嘉慶感歎道:「天鑑捷於呼吸,實可感畏。」人之所為,神目如電。人的善惡行為能夠被天所感應到,即「天之照人,與鏡無異」。

周具文武……到康乾盛世,諸多明君敬神、罪己、濟民。

天道慈悲神聖。「老百姓是衣食父母」,諸多明君「罪己詔」恩澤百姓,廣施德政,推崇佛法,佛光普照人心,正氣風尚,長治久安,經濟走向空前繁榮,被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百國來朝。全世界中國百姓最富有,在唐朝,中國百姓的財富佔世界的64%,宋朝39%,明朝44%,清乾隆:51%,清末:27%。2003年:不到4%(大量財富在中共高官家族手中)。

天道威嚴神聖。夏桀、商紂、秦二世、隋煬帝等逆天而行的暴政統治,鎮壓百姓,冤案遍地,天譴短命;「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三武一宗滅佛」的昏君及子孫皆遭惡報……都是史證。

對天宣誓也非同兒戲,發誓的羅成「亂箭射死」,秦瓊「吐血」而死,宋朝顯仁皇后「雙眼瞎」,竇娥的設誓「六月飛雪、楚地大旱三年」,蒼天都一一兌現。頭上三尺有神明啊!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