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修煉初心 緊跟正法進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尊敬的師父好!
各位同修大家好!

我是二零零三年開始修煉法輪大法的弟子,在十多年的修煉路上,大都沉溺於常人所謂的幸福生活中,所以長期養成非常安逸及放鬆的狀態,自參加二零一六年紐約法會後,對我的修煉衝擊很大,猶如當頭棒喝,讓自己更加清醒,渴望儘快找回修煉如初般的動力,嚴肅對待自己的修煉,跟上正法進程。

一、重視學法 珍惜修煉環境

師父在講法中說:「也有人想,我是老學員,一段時間沒學法不會有問題。有問題,再老也不行,因為修好的那部份已經隔開了,先天推到位的功得加上你在法中的正念才會起作用,不學法、離開法就指揮不動,因為那是法的力量。」[1]

因此那次參加法會回台灣後,我開始做好時間管理,重視每天的學法,這幾年堅持下來,自身的修煉環境也變的更加清淨,下班後幾乎沒有常人的瑣事打擾我,對物質的慾望及流行的事物也漸漸淡去,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純淨在學法環境或參與證實大法的項目中。

這期間有同修鼓勵我參加當地集體學法交流,但因久未走出來,長期養成的安逸狀態,加上為私的心,只想去學法不想聽交流,也緊張、害怕在同修面前談心得,更不想聽到同修關心、探究的問候……種種人心,心中有些排斥,但想到過去十幾年都是這樣,不是告訴自己要嚴肅對待修煉嗎?怎能永遠停留在這狀態中,而不突破呢?

我開始要求自己溶於集體學法交流的環境,在其中也看到主持同修用心的安排每一次的交流題目,同修間坦然無私的分享遇到考驗與過關,如何向內找實修的心得,同修間慈悲對待,互相提醒關心,整體的配合與付出,形成正念之場,讓我在其中找到自己與同修修煉上的差距,也漸漸開始珍惜我們學法交流的修煉環境。

同修能無私的分享體會是因為在大法中得到的永遠比我們付出的多太多。長期以來我只聽同修的心得而不分享,實際上是不願查找自己,不能坦然面對自己修煉的不紮實,顧及面子、為私的心。當同修也開始請我分享修煉心得時,我知道這是師父安排讓我有修煉提升的機會。修煉環境熔煉著我,我也要圓容整體,我不能只想獲取而不付出,我開始重視自身修煉,檢視修煉狀態,將心得寫成交流稿,逐字逐字的念。

幾次下來,我不再那麼緊張,會主動與同修分享修煉心得,也去掉私心去承擔主持。因為溶入大法集體修煉環境中,與同修的距離也變近了。

二、在參與背法中提升

師尊在講法中告訴我們說:「我們有能力的、年富力強的,除了年歲大的、記憶力不好的,都要把這書背一背,也許我提的很高了,要求太高了。可是有許多地區,很多學員都背的非常熟,人家學習的時候根本都不用書,都背著念。」[2]但我卻總是非常抗拒背法,認為自己記不住,一直被後天人的觀念障礙著。

一次在煉功點上,一位年長同修分享為了背法一行一行的抄法,來回反覆背法的過程,終於在背法中突破,這讓我很感動。年長同修都能用心做到堅持背法,而我卻用人心為自己找藉口而障礙住,對照之下真是差距立現。

這時剛好有同修鼓勵我試試看,記的第一次背法範圍只有幾行,同修在一個月前就通知,但這一小段我卻背了快一個月;第二次背法有了小小的突破,時間縮短了許多,一週內就背下來了,等到第三次更神奇了,背法範圍雖然較長,但我沒有任何想法,只想著法裝越多越好,沒想到三天就背下來了,這樣的改變讓我對背法越來越有信心,而也因為時時刻刻在背法,開車也背、睡覺前也背、腦子一停有空就背法、讓我感受到在背法中溶於法,時時對照修煉的喜悅。

很多同修覺的年輕人記性好背得住,我之前也覺的會讀書的人頭腦比較好背的快,但明慧網上多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同修背完整本《轉法輪》的例子,我們必須破除後天形成的觀念,沒有大法弟子做不到的事,只有自己有沒有下定決心,堅持背法的心,其餘都是人心與藉口。

三、嚴肅對待自己的晨煉

參與集體的學法交流及加大容量學法後,每天學法穩定了,背法突破了,但長期以來不太重視自己的晨煉,太冷、太累、颳風下雨都不想去煉功,也當成上班似的想來個週休二日,這樣到煉功點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每當在交流場合或法會,聽見同修如何突破晨煉都很觸動,也想突破,但這些動力的火苗不過兩三天就又熄滅了。

師尊說:「大法是宇宙的法,是成就生命的法,要想得到他,就必須認認真真的靜下心來不斷的學習,讀懂他,按照法的要求做人,做一個修煉的人,這才是大法弟子;煉功是修煉的輔助,兩者缺一不可。」[3]

我卻修了十多年連最基本的晨煉都沒做好,說來真是慚愧,我找到自己長期對大法只是感性上的認識,覺的同修分享的很好有所觸動才想做,而非真正理性上的認識。一次我問了兩位年輕同修,為何能每天堅持去煉功點?他們不約而同回答:「嚴肅對待自己的修煉!」是啊!根究原因還是自己的問題,安於現狀不願吃苦,沒把晨煉當回事,可做可不做,重視不夠。而當我正視自己修煉,動了晨煉的心時,當晚我連續做了兩個夢,一個是師父點悟我去煉功不要戴手套煉,會影響能量流的通過;另一個夢是我在一艘船上,眼前盡是無限美好的景色,我在船上與彩雲間上下跳躍,身體輕飄飄的。醒來後,心情非常的激動,感謝師尊的鼓勵,讓弟子看到了煉功後呈現的美好,跟師尊說這次我一定要堅決突破晨煉。

我是一個很重睡眠的人,每天需睡滿八至十個小時,遇到假日可能大半天都在睡,鬧鐘響了也會被我按掉,手機即使設定五至六個時段,也會很自然的按掉繼續睡,所以鬧鐘壞的壞、手機沒電的沒電。後來同修想幫助我,一起床時就打家裏電話,不僅響亮也讓我不好意思再繼續睡,倒真起了效果,但隔天卻又聽不到電話聲了。同修說你家電話是不是沒掛好,怎麼都打不通?結果查修是電話線故障,心想電話線路甚麼時候不壞,在這關鍵點上就壞掉,肯定是邪惡因素不讓我早起煉功。晚上我開始背《論語》及發正念鏟除晨煉背後的一切邪惡因素干擾,同修一起床就打我家裏電話與手機,在雙管齊下後,感謝身旁同修無私的幫助,這次我真的突破了晨煉。

現在早上鬧鐘一響或同修來電幾乎第一聲就起來了,不再那麼貪睡,因此趕上煉靜功,每天五套功法一步到位,即使一天睡不到四小時,精神還是很好。晨煉也是洪法的好機會,如果自己對晨煉能高度重視,多些年輕人去煉功,並要求自身煉功狀態。煉靜功、發正念時腰直頸正,主意識要強,既然早起了就不能在煉功點睡去,否則豈不白煉也影響大法弟子的形像;也要聽煉功音樂中師父的口令,太快太慢皆不宜,動作整齊劃一,齊刷刷的能量自然強。大法弟子煉功時展現的祥和寧靜、整齊又莊嚴殊勝的場面,及散發的能量場,相信一定能起到洪法、救度眾生的作用。因此到煉功點晨煉,共同維護集體修煉環境,不只要做到,更要做好,體現的不僅是對自己修煉的負責,更是對大法的負責。

四、在媒體拍攝項目中去掉為私的心

因先生同修的關係,我參與許多大法活動的真相影片拍攝。初期參與時,很懵懂沒甚麼想法,都是配合著做。記的幾乎每週六、日都往台北攝影棚衝,接著匆忙趕回,週一上班,也這麼過了,現在回想起來,這一路都是師尊有序的安排我的修煉道路。

記的二零一七年高雄七二零活動拍攝紀錄過程中,因企劃的同修想突破以往拍攝方式,在紀錄活動拍攝外加入同修修煉的旁白,所以事前有較多的協調工作。恰巧期間項目負責人出國,我就與其他同修籌備那次的拍攝協調工作,從受訪者的聯繫、訪談的內容、跟拍計劃、車輛分配、人力分配、場地勘察??當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A同修請我把流程通告整理出來,我心想為甚麼這件事情又是我做,負責人不是回來了嗎?就跟A同修說:負責人回來了,她也清楚當天流程,這個部份可請她整理。A同修卻說:這個活動從開始籌備到現在,是我們比較清楚細節與流程,要我做比較適合。聽完後,雖然表面上我默默接受了,但其實對A同修有些想法,心中掩蓋了一個很強的分別心。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很難受。為甚麼我有這些不好的想法?為何不能無私的配合為同修著想?這影片不是要救人嗎?那現在另外空間正在正邪交戰,救人都來不及了,我怎麼還分你的事我的事,不都是我們的事嗎?

我歸正自己的思想,帶著一顆純正的心,站在他人角度,多看同修的閃光點。負責人剛回國,統籌這些事不僅重複花時間且理解上不同,也可能打亂原來的安排流程;我也看到A同修很積極的參與各細節討論,承擔了現場與外地協調人互相配合的工作,掌控很多重要的拍攝時間點,突破了她以往的狀態;其他同修則是完全無私的配合,只想拍好做好而沒有任何抱怨。這麼轉念一看,覺的團隊不一樣了!每個環節都配合完好,形成整體的力量,相信拍攝出來的畫面一定能感動人,起到好的效果。

果不其然,活動當晚,當我在空拍師的螢幕看見點亮的「停止迫害法輪功」畫面時,看到畫面上有彩色的法輪在上面飛舞,心中溢滿著感動。非常感謝師父,是師父的鼓勵與加持,是大法弟子善的能量。最後這個影片在我們經營的粉絲專頁上,達到目前所有影片中最高觀看及最高分享率。通過這次拍攝,國外的講真相團隊也希望與我們合作,協助我們將以前所有拍攝的影片再增加英文字幕,幫忙將影片傳遞的更廣。國外同修不分你我項目,無私的為真相影片做傳遞,讓我深受感動並看到修煉上的差距,現在我更珍惜每次拍攝的機緣。

回顧自己在修煉的路上,載浮載沉。千萬年的等待只為這一回,警醒自己要謹記師父教誨,在濁世洪流中「逆流而上」[4],修好自己,緊跟正法進程,才能更有力度救度眾生,不負師尊所望!

最後以師尊《洪吟三》〈只為這一回〉與同修共勉:

超越時空正法急
巨難志不移
邪惡瘋狂不迷途
除惡只當把塵拂
弟子走正大法路
光照天地惡盡除
法徒精進寒中梅
萬古艱辛只為這一回

以上層次有限,如有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謝謝師尊!
謝謝同修!
註﹕
[1]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六年紐約法會講法》
[2] 李洪志師父著作:《法輪大法義解》〈在北京法輪大法輔導員會議上關於正法的意見 〉
[3] 李洪志師父經文:《致阿根廷法會的賀詞》
[4]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八年華盛頓DC講法》


(二零一八法輪大法台灣修煉心得交流會發言稿)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