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念與正念的再認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修煉的路上,有一段時間,自己對甚麼是人念,甚麼是正念,總停留在表面上去認識。面對修煉中一顆又一顆人心,自己總是把它們當成是自己的東西,數著我今天發現了甚麼樣的人心,去掉了甚麼樣的人心。而面對自身出現的為我為私的念頭和狀態,自己卻是不知所措,無可奈何,自責自己沒有修好,沒有做好,這讓自己極度消沉,不能精進,讓自己覺的根本動不了這個私,改變不了這個「自我」。

可是當自己在法上,沒有自己的目地心,不求回報的一心為別人好或無條件的幫助他人時,自己就像換了個人,看人中的一切不再是消極的人念,而是超越於人的正念了,也明白了破解人心和私我的法理,師父告訴我們:「修成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的正覺」[1]。

我在向內找中發現:自己經常反覆難以修去的就是自私,最難戰勝的就是自我。私是人心背後的主宰操控者,人心是為私服務的,私的自我保護狀態就是極力掩蓋,害怕曝光、不讓人說,更不讓人碰。

修煉中,發現自己在常人中一旦名、利、情受到損失,自我受到傷害時,自己的人心就會痛的不行,後悔的心、自責的心、怨恨心、憤憤不平的心全上來了,有時情緒失控,魔性大發,並且不分場合不分對像的去發洩私憤,直到發夠了脾氣、發夠了火,自己才會消停下來。

自己多次痛苦的問自己為甚麼會這樣呢?在大量學法、向內挖根後,終於明白了:自己每一顆人心都與私連接著,而私卻來源於舊宇宙為私的屬性和舊勢力的安排,人身上為私的一切都與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對應關係,所以在修煉中人心就難以去掉和徹底除根。

私被舊勢力安排在人身自我中,人的先天善良本性被私包圍禁錮起來,慈悲的佛性、洪大的誓約也被私間隔起來。因為私的存在,人最根本的利益不讓動,最根本的執著放不下,最終讓人的信仰不再神聖,讓修煉的人不能無漏而真正圓滿,為私為我是我們必須修去的根本執著!舊勢力利用它不讓我們走出人的殼、清醒的純淨的助師正法兌現誓約,利用它在干擾阻礙著正法,在與正法為敵,舊勢力出於私毀滅性的瘋狂考驗正法時期的大法弟子。

同時,私會用各種人心執著來加強自我,讓人中的自我更加自我,從而根本不會按照大法法理去向內找。修煉中,經常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的顯示自己,就像常人一樣,不說就沒人知道自己似的,而且還有強烈的排斥心、妒嫉心,在和同修交流中經常是繞彎子兜圈子,不自覺的去證實自我如何了不起,自己正念如何強、認識的怎樣好,交流中自己幾乎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聽不進去他人善意的批評和勸說。其實就是那個自我被加強了,在拒絕向內找,怕被曝光,怕被去掉。

我從中悟到:有甚麼樣的人心,就會被那個人心指揮著去做違背法理的事情。如怕心,它發出的就是畏縮、恐懼、哆嗦、害怕的信息,它可以讓人產生巨大的疑心,失去信心勇氣,在壓力下,主動跟自我妥協,向私投降,甚至放棄信念真理,如怕心下寫的「保證書」、「轉化書」等。

在修煉中,我還發現,自己最難放下的就是自我肉身的情和欲。在修心斷慾方面,自己總是用人心人理去思考,錯誤的把有沒有夫妻生活當成了自己修沒修和修的好不好。為了能斷慾修好自己,自己用了許多人的辦法,跟妻子分床分屋住,躲著她,冷淡她,甚至想離了婚來個徹底了斷,結果夫妻關係弄的非常緊張。

當自己明白了為他的一層法理後,自己才有了根本的改變:那就是首先要放下自我,放下那個我要達到甚麼目地不惜犧牲他人的私心,放下那個從來不會為他人著想,也從來想不起他人的自我個性,自己突然發現,有比情慾本身更強大的私藏在自己的空間場中,被掩蓋著,不能歸正啊。

在找到這些變異後,自己開始正視和控制慾望,並認真清理自身空間場,不再把情慾看成是老天對自己天經地義的恩賜,而是把它當成魔加以對待,並對它發正念,不讓它對自己身體再起任何干擾作用,同時把妻子也當成要救度的生命,也為她發出正念,這樣不僅自己無慾無求不想夫妻之事了,對方也想不起來了,而且「為她」的念頭越強,自己的空間場就越祥和,這樣一切都和諧自然了。

正念與人念、真我與私我,無時無刻不在交戰著,是絕對不能互相摻、互相混的。修煉中,看到一些同修習慣性的把自己的脾氣個性,甚至魔性,拿出來,當成是自己的正念,極端的誇大自己的膽量,卻不注意他人和自身的安全;有的同修不自覺的把邪黨的打棍子、扣帽子整人的一套工作方法也帶到修煉中,不講真話,不實修,更不主動向內找自己;還有悟偏的同修,自己不走出來講真相,還阻擋其他同修講真相,搞小圈子,傳甚麼「高深認識」,一味追求自我如何的高,都是被自我麻醉了,在證實自我,而不是證實法,被舊勢力安排的私俘虜了,當起常人了,還不警醒呀。

讓我們快從為私為我中走出來吧,無私無我的純純淨淨的去助師正法救度世人吧。

以上是個人近期修煉心得體會,不當之處,望同修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精進要旨》〈佛性無漏〉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