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數則(8)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七月十六日】(接上文

57、恭儉福之輿,傲侈禍之機。(《北史》)
【譯文】恭敬節儉是承載福祿的車子,而驕縱奢侈則是禍患之機兆。

58、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舊唐書》)
【譯文】堅持儉樸,厲行節約,是弘揚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縱情慾,是敗壞德行的根本。

59、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基。(《周書》)
【譯文】公正廉潔是任職的根本,節儉是修身養性的基礎。

60、清者則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三國志》)
【譯文】清廉者心境平和而為人正直,忠貞者只走正道。

61、以天地長久,而人居其間,有白駒過隙之喻。(《三國志》)
【譯文】由於天地長久,而人居於天地之間,因而有人生短促如白駒過隙的比喻。形容人生之短暫與天地之無窮。

62、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舊五代史》)
【譯文】指時機難得,必須抓緊,不可錯過。

63、見微而知清濁。(《史記》)
【譯文】看到一些跡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與污濁。

64、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晉書》)
【譯文】人心所歸向,惟在天理、道義。

(全文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