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九月十一日】《論語》評價《詩經﹒關雎》具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1]的中和之美。所謂「中和」,則是儒家哲學中那種「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的平衡之美。這種追求平衡的美學理念,其實不光蘊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在西方的諸多的哲學理念中也有體現。

現今這種「中和」的哲學還被運用到了心理學、醫學等領域。西方諸多臨床試驗證明,一個人的情緒是容易波動還是保持平和,將會導致人身體是疾病或是健康,美國多位心理學家、醫學家,如布萊恩﹒魏斯、利﹒史密斯﹒威廉姆斯、巴巴拉﹒德﹒安傑利斯、理查德﹒卡爾森等,都不約而同的論證了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心靈達到平和狀態,才會充份體會生命的樂趣,而人也是在內心越平和的時候幸福感越強。這些現代研究理論不僅與西方古典哲學(如柏拉圖的「靜止說」)不謀而合,也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一脈相承了。

反觀當下的人們,心理幾乎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有的甚至已經形成了變態的心理疾病,於是每天才會有如此多的社會怪像產生。一個男子求愛不成要將對方及家人殘忍殺害;一個女孩為了阻止父母生二胎竟然以死相逼,讓媽媽去墮胎。甚麼「路怒症」、「狂躁症」、「憂鬱症」、「自閉症」等越來越多、越來越怪異的心理疾病大面積出現,這一方面反映了當下人們社會生活環境的緊張,另一方面還折射了人們自我調控能力的減弱。窮奢極欲的現代文明使人類忘記了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訣在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而不是當下提倡的放肆與發洩。試想若一個人隨便碰到一件好事或是壞事,例如加薪或是挨批評,都要去喝個大醉唱個通宵的話,那他又如何能體味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妙處呢?

再從更高的層面來說,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境界,其中包括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人若過於放縱自己的情緒,沉溺於大喜大悲之中,其實也是放縱自己獸性、魔性的一種表現。並且,修煉人知道,人生天定。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場戲。我們只不過是按著既定的劇本在上演著劇情,又何必入戲太深呢?人生的宿命性筆者已是親自體驗過,一次是在獲得所謂命中註定的愛情時,當時的幸福感是那麼的似曾相識,於是就認為相聚是註定了的;一次卻是在失去這原以為永恆的愛情時,那痛苦感還是一樣的似曾相識,可見分離也是註定了的。所以,既然快樂與悲傷都是被安排好的,又是那麼富有戲劇性,那人也沒有必要笑得太用力、哭得太傷心。

註﹕

[1]出自《論語﹒八佾》
[2]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