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貪養德 避禍得福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一日】《淮南子》卷四十一中記載,「聖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則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則所欲者至矣。」

其大意是說,聖人安守自己本具的性德,而不貪求自己未獲得的。貪求自己未獲得的,反而已擁有的會喪失掉(因為貪求則無福,更有甚者會貪贓枉法,將福報折盡);如果修養自己本具的性德,想得到的就會自然得到(因為性德具有無量的智慧,會轉為福報)。

下面我們就從古籍中摘錄幾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談談我們的先人是如何認識戒貪養德、避禍得福的。

鬥且先知

《群書治要》中記載了這樣一個關於戒貪,鬥且先知的故事。

鬥且在朝堂見令尹子常,子常和他談話,問到儲蓄財物、聚集馬匹之事。鬥且回來後告訴他弟弟說:「楚國將要滅亡了!否則,令尹將不免於災禍吧!我拜見令尹,令尹問起聚積物資情況,(其神色)宛如飢餓的豺狼一樣,恐怕一定要滅亡了。以前,鬥子文三次放棄令尹之職,卻沒有一天的積蓄,是因為體恤百姓。成王每次超出定例給子文俸祿,子文一定躲避拒收,等到成王不提此事時他才返回。別人對子文說:『人生追求富有,而你卻逃避,為甚麼呢?』答道:『從政的人是保護百姓的。如今人民多數貧困,而我求取富有,那就是勞民以自肥,離死亡就沒有幾天了。我是逃避死亡,不是逃避富有。』所以莊王統治時期,若敖氏被滅族了,只有子文的後代還在,直到現在還是楚國的良臣。這難道不是首先體恤民眾、然後才考慮自己的富有嗎?現在,子常是先大夫的後人,輔佐楚君,在全國各地都沒有好的聲譽,四面邊境充滿壁壘,路上餓死之人比比皆是,對此不加體恤,卻蓄積資財而不知滿足,招致百姓的怨恨非常之多啊!聚斂的財物越多,積累的怨恨就越深,不是等待滅亡是等待甚麼呢?」過了一年,就發生了柏舉之戰,子常跑到鄭國,昭王跑到隨國去了。

唐太宗對群臣「勿貪」的有關論述

在《貞觀政要》中,記載了唐太宗當時對群臣「勿貪」的有關論述。

貞觀初,太宗對侍臣說:「人有明珠,沒有不視之寶貴的,如果用來彈擊麻雀,這不是很可惜嗎?況且人的性命比明珠還珍貴,見了金錢財帛連法網也不怕了,就敢直接接受賄賂,這是不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可用來彈擊麻雀,何況人的性命如此寶貴,哪能用來換取財物呢?你們如果能都努力忠誠正直,益國利人,這樣官爵就會馬上來到。如果不能以這種方法來追求榮華,竟然敢接受財物,等到貪贓納賄的事敗露的時候,其性命也要滅亡了,實在是可笑的事。帝王也是這樣,如果縱情放縱逸樂,勞役無度,信任重用小人,疏遠忠誠正直的人,有此一樣,哪能不滅亡?隋煬帝奢侈反而自認為聖賢,結果死於匹夫之手,也是可笑的。」

貞觀二年,太宗對侍臣說:「朕曾說過貪財的人卻並不懂得愛財。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員,俸祿優厚,一年所得的數目很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財物賄賂,也不過數萬,一旦事情敗露,官職俸祿都被削奪,這豈是懂得愛財?這是因小而失大。以前的公儀休生性喜愛吃魚,但他從不接受別人送的魚,所以他能長久的吃到魚。並且做君主的貪,必喪其國;為臣的貪,必亡其身。《詩經》雲:『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大風刮得很猛,貪人敗壞族類。是說一人貪會貽害很多人。)』這確實不是妄言。以前的秦惠王要討伐蜀國,但不知道道路,於是刻了五頭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後面。蜀人看見後,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個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國,道路出現了,秦軍跟隨其後而攻打了蜀國,蜀國於是就滅亡了。漢朝的大司農田延年貪贓納賄三千萬,事發後自刎而死。類似這樣的事,怎能數得過來!朕今天以蜀王作為借鑑,你們需要以田延年作為前車之鑑。

郭子儀戒貪守謙 長保平安

郭子儀(697--781年)是唐朝著名將領。郭子儀的兒子郭弘廣,在親仁裏擴大了家宅,郭子儀不准在門口派人守門,上至貴家的公子,下至百姓,裏巷之中做小買賣的人,都可以隨便出入郭的家宅,沒人去制止。有人說:「王夫人和趙家的寶貝閨女,正在對鏡梳妝。」有人講:「此時,郭公的部下將官都出行了。」還有人講:「她們的兒子們被要求去擔水灌地,一看就和一般的僕人奴隸一個樣。」郭子儀家中的事,人們都知道。

有一天,郭子儀的子弟們,聚在一起向郭子儀苦苦勸諫,郭公總是不答應,於是他們接著都哭起來,說:「大人的功業已在,卻不自加尊重。人無貴賤,都得到您的庇蔭。我們認為就是伊尹、霍光,也難以做到像您這樣公開、透明。但卻苦了我們。」郭公笑笑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我享有官馬五百匹,吃官糧的一千人,現在,許多人都妒嫉我,想誣陷我,假使我們高牆閉戶,內外不通,只要有一人埋怨興起,誣我不臣,再有那害我而邀功的人幫忙,那麼我家將九族抄斬,追悔莫及呀。現在我家空空曠曠,四門洞開,即便有人陷害我,說壞話,他也說不出甚麼來,所以我就這樣做。」奸佞們數次派暗探去他家察看,都無功而返。後來,他的孩子們都信服了。

郭子儀對於國家的存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達二十年之久。他又校刊《中書令考》二十四年。權傾天下,而滿朝不猜忌他;功勞蓋世,而君主不懷疑他;奸佞們多次想加害於他,卻總是不能得逞。他富貴壽終,子孫繁衍,安居樂業。這都是他誠心為國,不妄貪取,謙虛謹慎,寬厚愛民的結果。

結語

人有很多貪慾,放大慾望而不加節制,只會使其深陷泥淖而無法自拔,福德就會遠離,災禍隨之而降。修心養性,重德行善,戒除貪慾妄想,會種下福德,反而能無所求而自得,這是大智慧。這也映照了一句古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看來戒貪養德真的可以避禍得福,這值得深思警醒啊。


文獻參考及出處:
1.《群書治要》
2.《貞觀政要》
3.《大明會典》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