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是起點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二月十二日】「聞過則喜」講的是孔子的學生子路的典故,意思是子路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很高興,是一種謙遜的態度和博大的胸襟。這是中國古代社會中聖人的一種修身境界。我們在大法中修煉,標準比常人道德修養的標準要高的多。但是同修,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我們起碼做到「聞過則喜」這個常人中好人的標準了嗎?

實際上據我觀察,當我們聽到別人指出我們的不足時,我們有時不會做到聞過則喜,偶爾會表現出四種不正確狀態。

一、聞過則怒。一聽到他人指出或者是談論自己的缺點時,立刻怒氣沖沖,甚至言語高漲,給提意見者以難堪。能把怒火壓在心裏不表現出來,還算是不錯的了。

二、聞過則辯。當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時,知道反駁不對,怒氣回答也不對,但是會找出各種藉口進行辯解,論述自己是為甚麼要這麼做,證明自己是如何如何正確。這一點師父在講法中也講到過。

三、聞過則惘。聽到別人提意見,指出自己的不足時,乾脆證實法的項目不做了,甚至消極起來。這種情況不多見,但是有。

四、聞過則疑(異、斥)。把提意見者視為異己,背後在同修中誇大散布提意見者的「不足」,暗中打擊報復,不與提意見者來往,把提意見者排斥到小圈子之外。

就我本人來說,曾經有過聞過則怒、聞過則辯的不正確狀態,但是很快在師父的法中修正了。並且做到了聞過則喜的狀態。因為我知道,當他人給我指出不足時,是師父在慈悲我呢,是為了讓我修的更快、更好,所以才借他人的嘴來點我。記的有一次一位同修來到我這裏,給我指出一些我的不足,而當時指出的這些不足是我不存在的,並且這位同修曾經在同修中把我搞的很難堪,但是當時我向他雙手合十,真誠的笑著對他說:「同修謝謝你!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才來的。真的謝謝你!」我的欣喜心態,很使同修感動。可以感受到,同修心中對我的成見,瞬間消失了。同修與我又能敞開心扉交流了。

我身邊有很多同修在當他人指出執著與不足時,那真的是真誠的感謝與真心的高興,聞過則喜掛在臉上。

借用一個成語,寫了大法修煉者應該時時事事向內找的態度、修去人心後的喜悅、對師父慈悲呵護的感恩。不當之處,請同修們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