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去除黨文化想到寫文章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作為大陸大法弟子,可能好多人都感到去除邪惡黨文化的艱難,這種難度不僅僅因為黨文化極度變異和邪惡,更大的難度在於:很多東西我們根本意識不到,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斥邪惡黨文化的環境中,沒有對比。

在平時的修煉中,也常常提醒自己,注意修去邪惡黨文化。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經常是處於無所適從的狀態,即使明知自己在這方面修的不好,也有些力不從心。最近學了師父《二零一四年舊金山法會講法》後,感到在這方面的修煉必須加倍重視。同時有些羨慕那些去到海外的大陸同修,環境的變化,對比強烈,使他們比較容易看到差距,發現問題。可我們怎麼辦?

正在獨自苦惱時,讀到了明慧網《通告》《明慧編輯與610人員的對話》兩篇文章。讀過之後觸動很大,發現了幾個自己還完全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邪惡黨文化表現之一:「抄襲」。在國外,「抄襲」是個很負面的詞彙。但是,在中國大陸,「抄襲」卻不完全負面。在常人中,絕大多數人有過「抄襲」經歷。「抄襲」作業;「抄襲」簡歷;「抄襲」論文;「抄襲」產品創意,因此中國盛產山寨貨。人們在「抄襲」過程中絲毫沒有愧疚感,甚至感覺是正常行為,大家都在「抄襲」嘛。除生活中的「抄襲」之外,被人們稱之為認認真真走過場的各種「思想彙報」更是要靠「抄襲」。邪黨黨八股文章,從上到下統一格式、統一定調,甚至通篇照抄。

在修煉人中,最近明慧《通告》中提到的很多問題,包括隨便「複製、銷售、改編、改換作者名」等等也是這個問題。還有在寫文章方面(包括我自己),一到要寫點甚麼的時候,馬上想到的是:上明慧網查資料,然後,經過一番東拼西湊之後,文章就算完成,再以個人或地區名義發往明慧網發表,完全沒有「抄襲」、「侵權」的概念。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同修可能根本意識不到這些是問題。當然一些共享資源比如:基本真相、基本數據以及本來就是提供給大家使用的對講清真相起到很好效果的範文模板等除外,這些優秀範文只需把地名等略作改動就可直接用,對於缺乏寫作能力的地區和同修很有幫助。我說的不是指這些,我說的是有能力獨立投稿的同修,應該去掉「抄襲」這種慣性邪黨文化思維和行為習慣。

我上初中時,有一次寫不出作文來,於是從幾本範文書籍中找出幾篇有針對性的文章,再拆散拼湊組合,而後當成自己的作文上交,第二天,老師把我的這篇拼湊作文當範文在全班朗讀。從那時起,我嘗到了抄襲的「甜頭」,並發展到抄襲而不被發現的特殊「本事」,從此一發不可收。時至今日,每次想寫點真相文章時,不是考慮寫甚麼?怎麼寫?而是首先想要看看別人怎麼寫的,看完之後不由自主的「抄襲」(注意是「不由自主」,這種東西已經反過來控制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了),之後還要在一邊自鳴得意的對自己的「原創」作品反覆瀏覽。其實可能對於「原創」、「抄襲」、「侵權」等等名詞的含義都不是真正懂。

邪惡黨文化表現之二:「灌輸和控制」。初讀《明慧編輯與610人員的對話》一文時,第一感覺是不太適應,習慣了重口味「灌輸」的我,擔心常人看過之後不明白。可是多讀幾遍後,我卻被文章深深的感動了,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溫暖,也看到了大陸部份同修(包括我)想問題、寫文章、說話等方面的不足之處。這篇文章不長,娓娓道來、不急不躁,講明道理,卻不強加,體諒對方,給對方自由思考與對話的空間。這與我與部份大陸同修寫的文章從頭到尾結論式、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強勢與灌輸形成鮮明對比。

回想我寫文章時,大多數時間追求「高、大、全」(也是邪惡黨文化表現,過去已經意識到,這裏不細談),經常越寫越長,恨不得把所有真相濃縮於一文,還要構思嚴密,最好密不透風、面面俱到,美其名曰:經得起辯駁。同時生怕世人看不懂,還要全部附上「標準答案」。可想而知,這樣沉悶「灌輸」式的文章有幾個人願意讀,又有幾個人能夠讀的下去。其實已經不在法上,還不自知,這樣的「真相」文章能起甚麼作用呢?

大陸中國人很可憐,時刻被中共邪惡黨文化強制灌輸。邪黨強調「黨性」,不把人當人看,它不會尊重生命;而我們不能,我們真的要懂的尊重生命,這也是法中的要求。

讓世人感受到關心而不是壓力、是尊重而不是壓制。這種對比時間長了,人自己就會變,世人會變的越來越喜歡看真相。經過自己思考作出的選擇也才穩定持久,才不會時不時出現,今天三退了,明天又寫入邪黨申請的事。這樣對世人也是真正珍惜。

邪惡黨文化表現之三:「不信任人」。邪黨知道自己的東西邪惡,而且不是人的東西,所以才會「不信任人」,才要「灌輸」。可我發現自己也常常「不信任人」,在很多時候都認為世人不會相信真相,帶著這種思想怎麼可能起到好作用?世人不接受真相時,我們需要及時向內找自己、調整自己,以免自己是否有甚麼人心和觀念擋住了別人。

以上只是主要談了近期去除邪惡黨文化在幾個方面的體會。想到的也可能還比較表皮,還有一些表現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都要有待以後在大法修煉中不斷努力去除。不足之處敬請同修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