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法輪大法後 遇事忍得了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我是九六年六月開始修煉法輪大法的,修煉後,從各個方面我受益匪淺,這使我更加相信法輪大法的神奇。

比如我在修煉前脾氣暴躁,總抱怨婆婆不關心我們的生活,對我們不好,對我大姑姐好。跟婆婆吵架,有一次吵翻了,我就把婆婆家的玻璃砸破了。不願意大姑姐去我婆婆家,特別是大姑姐和她孩子一去,我心裏就不舒服,連正眼都不願看她們一眼,我就眼盯著婆婆的一舉一動,心裏那個恨呀。跟丈夫吵架更是平常,不給丈夫做飯,丈夫幹完活回來,還要做飯、洗尿布……。

那時我患有關節炎,病情十分嚴重,還經常頭痛、肚子痛。那時我也做了許多治療:針灸、烤電、吃藥、氣功治療等,但沒見好轉,那時不大的孩子也經常鬧病,家庭條件也不富裕,丈夫打工掙的工資幾乎維持不了日常生活,生活那個苦呀。修煉後,我身體健康了,心也善良了,家庭和睦了。能打裏照外了,懂得關心丈夫了,跟婆婆和大姑姐也和睦相處了。也懂得孝敬婆婆了。

修煉後 遇事忍得了

九八年夏天的一天下午三點左右,我穿著拖鞋,騎著自行車過馬路,突然一輛摩托車,急速的從左面過來撞在了我自行車的後尾,我和自行車沒被撞倒,只是晃了一下,還繼續騎著,我自言自語的說:這人怎麼騎這麼快。轉身一看:這人和摩托車卻倒在了地上,當時我真不敢相信,騎摩托的會倒下,覺得很驚奇。於是我又下了自行車往回走,我走近時,這人也扶起摩托車,他把褲腿捲到膝蓋上,只見膝蓋下面被輕輕擦起一點皮。可這人竟然讓我跟他到附近的診所為他檢查腿,當時我也慌了,我只是隨便說:是你摩托車撞我自行車的。可這人非去不可。這時,圍觀人也多了,圍觀人了解情況後,指責這個人:你看你這人,是你摩托車撞人家的,你都把人家撞成那樣了,你還讓人家為你檢查?(這時我才發現我的一隻腳的襪子破了一個大口子,五個腳趾都露了出來,我覺的真是不可思議,我身體沒被撞著,怎麼襪子會破呢?而且破口還像火燎破似的。)我看得出圍觀人的眼神是示意我,找他麻煩,我心想:我是修真善忍的,我絕不會那樣做的。於是我答應他去檢查,經醫生仔細檢查,確定一切正常,只是點皮外傷,沒事。可是這人還不甘心,自己又找了一個與他有關係的診所,經過拍片子,結果確定還是正常,這時他還不罷休,硬讓這個醫生給他開了一堆藥,一共花了一百二十元錢,當時我自己沒錢,只好跟別人借錢替他付了錢。我知道我不修煉是不會這樣對待他的。因為師父讓我們做一個好人,更好的人。

還有一次,我正在做家務,忽然聽到外面像我兒子的哭聲,哭的很厲害,我出去一看,原來一騎自行車的人撞倒了我兒子,剛扶起了孩子,我大步小步的跑過去扶著孩子對那人說:「沒事兒,你走吧」。這人感動的說:「我真遇到了一個大好人。」這個人走了不久,我不修煉的丈夫也跑了出來。怪我沒檢查檢查孩子身體就叫那人走了。當然我心裏明白,我修真善忍,我堅信有師父保護孩子一切正常。

我兒子上學前班時,一天中午,我去接孩子,只見別人的孩子都出來了,可就不見我兒子出來,於是我走進教室,只見老師用顫抖的手正捂著我兒子的頭,紅著臉,嚇的哆哆嗦嗦的不知所措,我走到老師面前,接過孩子,心裏也很痛,可我知道我是修煉真善忍的,得忍,我也堅信有師父孩子不會有事的。於是我心平氣和的對老師說:「孩子沒事兒,老師快回家吧!」老師非常愧疚的鬆了口氣,神情表露出:這個家長真是個大好人!

只要想做好,小事師父也會幫

那是一個七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在一樓梯上坐著吃瓜籽,只見丈夫呸、呸的往樓梯上吐皮,我心想:人家這樓梯打掃的乾乾淨淨的,你吐上皮,人家還得再打掃,我可不像你那樣,我把自己吃瓜籽的皮放在自己的手裏,可就在這時,突然一個不大不小的小旋風從對面不遠處刮來,把一個比較乾淨的食品袋刮到我面前,前後就刮了這一個小旋風,這個小旋風就像專為我送袋一樣,或許師父看見了我這一顆向善、為別人著想的心,為我提供了方便,於是我拿著這個食品袋,不由自主的流出了眼淚。師父太慈悲了!

只要做的好,人家會誇好

我在一家網吧打工(做清潔工)我儘量用真、善、忍要求自己,不管我撿到手機、銀行卡等多麼值錢的東西,我都交給老闆。於是老闆很受感動,經常對我說:「像你這樣的人,一萬個人裏也找不到一個,你真好。」其實是因我修大法,我才會這樣做的。

修煉大法做的好,也能帶動別人變的好

自從修煉法輪大法以來,不論是冬天掃雪還是夏天掃地,只要我掃街門口,就連我街坊鄰居的也一塊打掃了,我這樣一做,我街坊鄰居現在只要掃雪,就也連我家的那片也掃乾淨了。世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

法輪功要求煉功人做一個道德高尚的好人,做一個做事先考慮別人的更好人,做一個先他後我的更高思想境界的超常好人。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我用真、善、忍嚴格要求自己,走正修煉路。

我勸各位父老鄉親們,法輪功不是電視上說的那樣。如果您不了解法輪功就快來了解吧!請您牢牢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為自己選擇一個美好的未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