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師信法 堅定正念闖「病」魔關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八月四日】我九六年初和同學閒談中得知法輪大法,因為當時我們地區很少人學煉,所以就自己在家看書自學。書中提到的很多現象,一下就感受到了很激動,從此決心修煉到底,煉功很少間斷。

在十幾年修煉中,和每個同修一樣,感受很多,有美妙幸福的回憶,有刻骨銘心的疼痛、心酸與遺憾,都在師父慈悲的呵護下走過來了。最令我銘記在心的一點感悟就是:在過「病」魔關時,一定要信師信法,堅定正念,天大的難關也能闖過去,師父時刻就在身邊呵護著弟子。

自修煉以來,我一直在身體上魔難比較多。九九年冬天,好好的我突然咳嗽吐血,但身體一點也不難受,就是不斷的咳血,每隔4、5個鐘頭就大口大口的吐一次,馬桶全是紅的,看著很是嚇人。開始我心裏還很平靜,知道這是師父在給我淨化身體,有師父在,不怕,也不當回事,天天繼續學法煉功。一直到了第五天還這樣吐,我老伴(同修)有些擔心了。我身體也沒覺的難受,就是臉開始發黃,這時我心裏也有點兒不穩了,學法精力也不集中了,怕這樣下去,萬一給法造成了不良影響,給常人帶來議論大法的口舌怎麼辦?害怕的心不由得產生出來了。

在我不知所措之時,我想還是從法中找答案。我打開師父《精進要旨》學了起來,師父在《環境》經文中的一段話映入我的眼簾:「修煉中所要去的每一顆心都是一堵牆,橫在那阻擋著你修煉的路,對法本身還不能堅定是修不了的。」在《轉法輪》中,師父還說:「為甚麼遇到這些問題?都是你自己欠下的業力造成的,我們已經給你消下去無數無數份了。只剩下那麼一點兒分在各個層次之中,為提高你的心性,設的一些魔煉人心、去各種執著心的魔難。這都是你自己的難,我們為了提高你的心性而利用了它,都能讓你過的去。」

我心裏突然一亮,我是修煉人,有師在,有法在,我還怕甚麼?這不是師父在給我清理身體嗎?是特大的好事!就這樣一想,奇蹟發生了,不再吐血了。我還人為的使勁咳了幾下,也沒有血了,就這樣奇妙的好了。我老伴及家人也都見證了這神奇,也都更加堅定的修煉。

在那瘋狂迫害的年月裏,雖然自己天天堅持學法煉功,三件事也在做,可比起別的同修差之千里,總感覺不是很精進,心情總是很沉重,很鬱悶,不知邪黨的迫害甚麼時候才能結束。由於邪惡不停上門騷擾,又起了怕心,加之悟性差,在心情鬱悶和怕心中,思想裏常人的不正的念頭出來了。

我開始走入修煉時,身體表面沒甚麼大病,就是很胖,當時走入煉功就是為了減肥,為了身材美。由於腿太粗盤不上,有次突然想:要是能像糖尿病人一樣馬上瘦下來多好,又馬上意識到這不對,不能求,但是晚了,就這一念之差,讓邪惡鑽了空子。不正當念頭要了病,「病」就來,不久我身體真的出現了糖尿病症狀一樣的假相,身體瘦的不像樣子,顯然給大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這也是我至今很遺憾很後悔的一點。儘管我苦惱,不承認,發正念,但始終都沒有多大的起色。

零七年初冬的一個晚上,我做夢喊:「師父救我!師父救我」!就看到一個人影從我身後過來,使勁從我胸前把一個很大的像墨魚一樣的東西拔了出去,放在一個很大的魚缸裏,那個東西兩眼瞪的像雞蛋一樣,狠狠的望著我,我嚇的一眼都不敢看,更想不起發正念解體它了。醒後,我想我怎麼這麼正念不強呢?

一星期後的一天,白天還參加了婚宴,好好的,半夜突然口、眼乾疼,全身骨頭、關節、每一個細胞都在劇烈的疼痛,那個疼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全身動不了,光是疼。我心裏明白,也沒有一絲的害怕,我知道我的身體該徹底改變了。因為幾天前,師父在夢裏已點化過我了,幫我把那個病魔提前清理了。

師父說:「你們雖然看不到我本人,其實只要你修煉,我就在你身邊。只要你修煉,我就能夠對你負責到底,而且我時時刻刻都在看護著你。」(《美國法會講法》〈紐約法會講法〉)我想:我是大法弟子,有師父在,有法在,多疼我都能挺過去,因為我是修煉人,就這一念支撐著我。同修來鼓勵我,幫我一起發正念,一起學法。我自己躺在床上,就是不停的背法,發正念。

師父說:「修煉人講的是正念。正念很強,你就甚麼都能夠抵擋的住、甚麼都能做的了。因為你是修煉人,你是走在神的路上的人,你是不被常人因素、低層法理控制的人。」《洛杉磯市法會講法》)

於是我讓老伴扶著我靠著牆堅持煉功,堅決不承認舊勢力的迫害。三天後,慢慢好起來了,身體恢復的和標準人一樣了。真的是「弟子正念足 師有回天力」(《洪吟二》<師徒恩>)

每當回憶起我所走過的路,內心充滿了對師尊的感激,師尊又給了我一次生命。慈悲的師父真是對每一個弟子都操心至極、用心良苦啊。

最後以師尊的話共勉我們:「我希望大家以後的路要走的更好,堂堂正正的,正念強一些,做的更好一些。無論遇到甚麼情況、在甚麼樣的情況下,都得像大法弟子一樣,不能夠衝動,正念要足。」(《各地講法五》〈二零零五年曼哈頓國際法會講法〉)

要想報師恩,唯有更精進!在同修的鼓勵下,談一點修煉中的體會,如有不對,請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