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樂教(下)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七日】(接上文)

三、帝嚳之樂《六英》

帝嚳順應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行仁德而不失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他遍施恩澤於眾人而不考慮自身,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他們,天下無不歸順。

他令人建造了祭祀天地的神壇,每年均率臣民在那裏舉行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相傳他令人制樂成功後,訂在仲春的丁卯日進行演習。他拜了仙人赤松子為老師,於是邀了赤松子和百官同到合宮觀看演樂。合宮建築在祀天帝的一個圜丘的北面,四圍都是長林大木,當中一座大殿,四邊無壁無門,殿內殿外陳列樂器,祥金之鐘,沉鳴之磬,都掛在殿上,其餘的或在兩楹之旁,或在階下。六十四個舞人,都穿著五彩之衣,手中拿著干戚、羽旄、翟龠之類,分列八行。三十六個樂工,則分作六列,各司其事。

演樂開始後,樂工奏樂,歌者齊唱,唱歌聲與樂器之聲按腔合拍,和諧之至,隨後那六十四個舞人亦舞起來,與那樂聲的音節相應和。正在目窮千變,耳聽八音之時,帝嚳等人忽然聽見外面無數觀看的百姓都一齊在那裏叫道:「好美麗的鳥兒!」眾人不禁仰面向上看,只見當先的一對極美麗的大鳥,隨後的是十幾對天翟,再次的是各種文鳥,翻飛上下,左右參差,又彷彿如萬朵奇花在風前齊放,赤松子稱讚道:「樂製作得極好!來的這最大的兩隻鳥,就是鳳凰呀!它是五德具備之鳥,頭上的文彩彷彿像德字,翼上的文彩彷彿像順字,背上的文彩彷彿像義字,腹上的文彩彷彿像信字,臉前的文彩彷彿像仁字,戴德,擁順,背義,抱信,履仁。它能通天祉,律五音,覽九德。」帝嚳就給這個樂取一個名字,叫《六英》。此後,那鳳凰和其餘諸鳥都棲宿在各處樹上,不再飛去了。百姓們稱頌帝嚳的功德能夠感動禽獸,可謂聖世盛瑞。

四、帝堯之樂《大章》

帝堯觀測天文、欽定曆法;博納眾諫,任人唯賢;推行德教,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教育百姓和睦相處,做到「九族既睦」,使民風淳厚。

帝堯製作了樂曲《大章》。據《禮記》記載:「帝堯立,乃命樂正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瞽叟乃拌五弦之琴,作以為十五弦之瑟。命曰大章。以祭上帝。」樂正質模仿山林溪谷之音,推而進之,再用鹿皮蒙缶的鼓和石磬及十五弦的瑟敲起來,又用許多浮石拊擊起來,以像上帝玉盤之音。帝堯命名為《大章》,後來亦稱為「大唐之樂」。它的歌詞中有:「舟張辟雍,鸧鸧相從,八風回回,鳳凰喈喈」。每次享上帝的時候,奏起這樂來,百獸相率而舞,鳳凰翩翩起舞,出現「鳳凰來儀」的盛況。可見樂的感物全在至德,不在乎製作之繁簡。這個樂曲所以稱為大章,大章便是宏大的樂章,《樂記》中說:「大章,章之也」,「大明天地人之道也」。《史記》中稱讚帝堯的德行彰明,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陽,敬仰祥雲一樣。

帝堯時還增修沿用了黃帝時的樂曲《咸池》。唐代的元稹在詩歌《咸池》中稱讚帝堯的至德:「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至德汩汩兮,順之以先。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五、帝舜之樂《韶樂》、《南風》

帝舜受禪於堯,身負眾望。他集諸多美德於一身,孝聞天下,德播世間,大力推行禮樂文化和神明祭祀活動。他製作的《韶樂》在中國文化史上享有經典的地位,夏、商、週三代帝王均把《韶樂》作為國家大典用樂,由它所產生的思想道德典範和文化藝術形式,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古代文明。《韶樂》是天籟之音,體悟的是天地之心志,表達的是對上天的歌頌與崇敬。

《韶樂》又名《九韶》,內容相當豐富,共有九章。史載帝舜發明了簫,他選用適當竹管十個,其長三尺,密密排之,參差如鳳凰之翼,以像鳳凰之鳴,而加之變通,命名為簫,他令樂正夔制樂時加入了樂器簫。相傳《韶樂》製成演奏時,堂上之玉磬聲、琴瑟聲與堂下之管聲、鼗鼓聲、柷聲、歌聲遙遙相答,中間更雜以悠揚的笙聲與洪大的鏞聲,正所謂「六律交暢,八音克諧」。人們聽得樂器之中還有一種聲音,悠悠揚揚,繚曲清越如鸞吟,如鳳鳴,剛而不激,柔而不隨,正是簫聲。天空之中來了無數鳳凰,一齊引吭長鳴,那聲與樂聲高低應節,一樣悅耳。因為《韶樂》的主要伴奏樂器用「簫」,故又稱之為《簫韶》。春秋時吳國季札在魯國觀看《韶樂》時嘆為觀止:「完美啊,廣大無邊像上天一樣覆蓋一切,像大地一樣承載一切。這是上天的盛德吧?!」孔子在齊國觀看《韶樂》時稱讚「盡美矣,又盡善也」,以至於使他「三月不知肉味」。此後,「盡善盡美」不僅成為一句成語,它更成為美學史上關於評論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標準。

相傳帝舜南巡時,征服南方三苗是為了使中原文化傳入苗地。他來到漢、苗交界之地時,忽聽鼓角齊鳴,手執弓矛的苗民將其團團圍住,吶喊之聲此起彼伏,形勢危殆,帝舜制止了有人提出的「請伐之」,命人奏起了美輪美奐的《韶樂》,一時間鳳凰來儀,百鳥和鳴,虎視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和美樂聲中,一個個丟弓棄矛,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干戈化為玉帛。後來三苗欣然誠服,而且移風易俗。

帝舜還有一個樂曲叫《南風》。《禮記》中記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史記》中記載:「舜歌《南風》而天下治。舜之道何弘也?夫《南風》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歡心,故天下治也。」帝舜南巡時,感諒南方赤日似火,酷暑易旱,百姓疾苦。而當南風乍起,熏風時雨,頓解萬民之焦渴和燥熱。他看到南國民眾在溫暖和煦的南風中那樣歡欣愉悅,感慨萬千,手揮五弦琴,放聲吟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他為自己的臣民祈禱上蒼,切切思慮著拯救萬民於水火,人們稱《南風》為治世之樂。

「聖王作樂」是儒家音樂思想重要的內容,孔子尤其看重音樂實施的道德含義,說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治民安上莫善於禮。」多古代典籍所載之傳說中的聖王樂舞,在歷史過程中無數次被儒家知識份子反複述說和論證,反覆強調其意義和價值,無數次著之於詩文,吟詠於歌賦。樂中所蘊含的道德內涵,遠超音樂的本身。禮樂充盈於天地,合於陰陽,通於神明,涵養人的行為,使人心向善,順應天地並關愛他人,明辨是非善惡,覺悟人生而歸於天理正道。

(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