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經濟「搞」上去了,道德自然就會好嗎?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三日】二零零零年十月三十日晨,重慶雲陽三星沱江面,數名因「長運一號」翻覆的落水者在冰冷的江水中掙扎、呼救。幾條小機駁船聞訊而來,但他們對呼救中的人們視而不見,卻對浮在水面的貨物「情有獨鍾」。幾個船主還取笑道,你們就好好在船底休息吧(《重慶晚報》)。

十年之後,中國號稱超過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三日,廣東佛山南海區黃岐鎮廣佛五金城。一家商店的監控視頻顯示了一段慘烈的畫面: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裏,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倒在血泊裏,一個、兩個、三個路人從她身邊走過,但沒有人過來拉她一把。幾分鐘後,一輛貨車駛來,再次從她小小的身體上碾過。隨後,又先後有十五位路人經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直至七分鐘後小悅悅才被一位拾荒老人救起抱到路邊,後經醫院搶救無效而死亡。

十年前,二十年前,面對道德的下滑,中共給了人們一個托辭,就是經濟搞上去了,道德自然就會好起來。但是,從上面的兩個相差十年的例子可以看出,道德並沒有因為中共以資源環境和廉價勞工為代價的所謂高速經濟增長而好起來。相反,變得更加沒有人性了。

小悅悅事件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報導,驚呼:「中國失去了靈魂嗎?(Has China Lost Soul?) 」如果說人們面對歹徒還有所顧忌的話,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危險的情況下仍然見死不救,表明這個社會已經突破了道德的底線。

這一切的發生,與江澤民有莫大的關係。共產黨造就了江澤民,江澤民反過來利用共產黨,把中國社會拖入了道德深淵。

江澤民是如何破壞中國的道德的呢?概括地說,有三個手段。

第一、迫害信仰,扼殺道德

江澤民祭起無神論的大棒,打擊人們對神的信仰,扼殺民間自發的道德覺醒。江澤民迫害信仰「真善忍」的法輪功,讓人們仇視「真善忍」,這是造成中國社會道德下滑的最根本原因。鎮壓的手段完全是文革再現,鼓動媒體造謠誣陷,鋪天蓋地,製造天安門自焚事件,煽動仇恨。成立了類似「中央文革小組」的專門迫害法輪功的「六一零辦公室」,視法律為玩物。在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中,江澤民把本來就脆弱的法制建設消滅在了萌芽狀態,造成司法大倒退。

後果是災難性的,一方面沒有了來自神的和心靈上的約束,另一方面沒有了來自完善的法律的約束,這個社會的道德還怎麼能夠維護呢?

第二、利用經濟腐蝕道德

在政治掛帥的年代,中共是用黨的政治去發展經濟。意識形態崩潰之後,倒過來了,是用發展經濟去維護黨的政治,用經濟來為中共尋找合法性。可以說完成了從「政治經濟學」到「經濟政治學」的轉變。

如果說經濟是一條河流,江澤民正是沿著這條河去腐蝕所到之處的道德。沒有經濟的發展和各個領域一切都向錢看的局面,江澤民還不太那麼容易地就把道德腐蝕到這種地步。

江澤民和中共為了政治上的禁忌,轉移人們對自由、民主、信仰的注意力,有意地把整個社會拖入到一種宗教狂熱般的掙錢運動之中。「抬頭向錢看,低頭向錢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成為了社會常態,掙錢變成了人民的信仰。中國社會道德的加速下滑,貪污腐敗橫行,假冒偽劣猖獗,有毒食品泛濫,繁榮「娼」盛,與一切向錢看的指導思想無不關係。

第三、用經濟發展掩蓋人權侵犯,加速敗壞道德

沒有了對生命的珍視,道德就無從說起。無視人權,就是在敗壞道德的根基。江澤民時代的一大「發明」就是,「人權就是溫飽權」,你說人權迫害,他說經濟有了發展,幫助多少人解決了溫飽。這個邏輯就好像只要幫助某個村的人吃飽了飯,就可以對另一個村原本就吃飽了飯的人進行殘酷無情的人權迫害。

江澤民之流正是利用這種荒唐謬論來搪塞外界對中共人權紀錄的譴責,把中國社會的道德一步一步推向了深淵。

經濟發展了,道德自然就會好起來嗎? 至少,中共的實踐證明了不是這麼回事。如果說大家都有錢了,小偷就少了,這有可能(其實中共的經濟發展也只是少部份人先富起來了)。但是,道德的含義並不是看小偷的多少,而是人心,是對生命的珍視,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互助,和社會的正氣。

文章開頭提到的兩個案例,從道德層面上說,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對生命的漠視。小悅悅的悲劇,還揭示了一個更令人不安的因素,就是「怕」,或者說「怕做好人」。那些路過的十八個人,從畫面上看,有人快步繞開,有人低頭觀望後離去,有人頻頻回望卻終究掉頭不顧。一方面因為不重視生命,所以就沒有了「赴湯蹈火」「奮不顧身」的勇氣;另一方面,從他們行色匆匆上,我們還看到了人們的「怕」,「怕做好人」,「怕惹是非」,「怕被人當作兇手」,「怕人不相信他是真的做好人」……

人們不敢做好人,也不敢相信世上還有好人,就是這個社會的道德縮影。造成中國道德大潰敗的罪魁禍首江澤民,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