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從小就開始修煉大法了,是大法「小弟子」。那時候,接觸到的環境還比較單純:學校裏都是跟我一樣大的孩子,沒有太多複雜的後天觀念;回到家裏,一家人都是大法弟子,我們經常一起學法、煉功。那時候,覺的自己過的很充實、很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升入了初中、高中,課業壓力也相對的加重,知識的難度也變高了許多,我覺的學習起來吃力了許多。可是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以前學習成績好是因為學法多,是大法給我開啟了智慧,而是固執的認為學習吃力是因為像班主任說的那樣「努力的不夠」。所以那時候的我把時間大量的用在做題、啃書本上,對媽媽給我提的「多學法」的建議置若罔聞,一路拖拖拉拉的念完了高中。而且在此期間,由於學法少,自己也容易被周圍的常人影響,增添了不少不好的觀念和執著心:猜忌心、爭強好勝的心、攀比心、得失心、自私的心、歡喜心等等,一顆心隨著分數和排名忽上忽下、或悲或喜,沒有修煉人應隨時保持的祥和、平靜的心態。最後在高考中,由於師父的慈悲安排,我以多出分數線不高的成績勉強考入了一所二等大學。
可以說,進入大學就是進入常人社會這個大染缸的開始。但是在媽媽的不斷叮囑之下,我開始重視學法,學法的時間跟以前相比雖有所增加,但是相對於做常人事情的時間還是少之又少。大學裏的學生都是成年人了,已經完全形成了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且來自天南海北,環境很複雜,就更容易對人造成影響。在大學裏,處處都要求表現自己、推銷自己、有個性,念一不正,就容易被帶起顯示心、爭鬥心。在各種活動中,我開始不自覺的搞一些獨出心裁的花樣,為了能使自己在人群裏脫穎而出;我喜歡畫畫,在幫助同學畫宣傳海報的時候,也總會非常小心翼翼的構圖、勾描,不是想著要認真幫忙,而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在平日朋友就某事詢問我意見的時候,我也很中立的表達我的意見,就怕以後出了甚麼問題,把自己牽扯進去,怕影響別人對我的印象,變的圓滑了許多。前幾天在拜讀師尊的新經文《二零一零年紐約法會講法》時讀到這樣一句話:「也希望大家在這麼多年的修煉中,從正的方面增長智慧,不要在處世上、為人上收穫太多。」此時,我突然驚覺,這些年來我在常人社會中恰恰沾染到了這些不好的東西──那個「私」、那個「我」、那個「名」,所求的不恰恰是修煉人應該捨棄的糟粕嗎?我卻還往身上裹!
大學畢業之後,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畢業的時候,世界經濟都不景氣,周圍的同學要麼以考研的方式逃避就業壓力,要麼靠著家裏的關係找到了工作,我則是自己開始找工作。找工作的過程也是我發現執著、捨棄各種心的過程。在投簡歷的過程中,我總是喜歡找名聲好、規模大的公司或學校投遞簡歷,一方面不想找待遇太差的單位,一方面又不想找太累的職位,離住處遠了不行,休息日不固定的不行,跟我所學專業差太遠的不行,不在市內的不行……總之種種挑剔,每天投出的簡歷沒有幾份,也幾乎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試用的機會,也都是在一兩個月之後就發現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找藉口離開。我很著急,父母也很著急:我著急的是同學都有工作了,我還沒有,還要跟家裏要錢生活,給家裏添負擔不說,萬一被同學知道了會被人笑話;父母著急的是我太浮躁,不知道從法理上、從自己本身找原因。後來經父母提醒,我才想到應該靜下心來學學法,向內去找。反覆往內心找了又找,我才恍然大悟:雖然找工作是一件常人中的事,但是作為一個修煉人,應該時時刻刻都把自己當作大法弟子,一思一念都要用法理來衡量。我之前在找工作時百般挑剔,不是在求安逸嗎?累了、遠了、沒有休假都不行?!投簡歷時總是投大公司、待遇好的公司,找不到工作怕別人看不起,這不都是在求名嗎?在工作中稍有困難就打退堂鼓,這哪裏是「吃苦當成樂」呢?後來我想通了,在找工作的時候不應該夾雜著像常人一樣的想法、心態,要用正念去做,路,師父都給安排好了,順其自然,需要我的地方一定是需要大法弟子、需要真相的地方,無論甚麼環境,只要做好大法弟子應該做好的「三件事」,那就是對的地方。
現在回過頭想想,無論是對分數、排名的執著,還是對別人對我印象的執著,抑或是對好工作的執著,其根源都來自於那個「名」,並由此派生出了更多的執著心:為了名,我固執己見,無論對錯,都堅持自己的想法,產生了不讓人說的心;為了名,我遇到某方面比自己出色的人,就暗自下決心要比他(她)更強,產生了攀比心、妒嫉心;為了名,在心性考驗中我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沒有做到慈悲和忍。以前的我認為自己對名、利、情都看的很淡,特別是名,我覺的我並不想當官,對常人中的「出人頭地」沒有一點興趣,可是直到現在我才發現,「名」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它的表現形式很多,也潛伏的很深,如果不是一次一次的學法,一次一次的向內去找,一次一次的總結,還真不容易發現。所以,真的要多學法,認真學法,才能找到自己身上的漏,才能真正以大法弟子的身份救度世人、助師正法,走正我們回家的路。
由於層次所限,若有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10/19/12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