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同修出車禍造成的爭論談一點認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六日】前些日子在我們地區有四名大法弟子發生了一起車禍,其中三人受傷、一人死亡,在當地同修中波動很大。認為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不能夠理解。當然了這裏邊有當事大法弟子要修的,也有我們當地每個修煉人要修的,總之我們人人都得向內找,我這裏要說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在車禍發生後,在我們當地發生了一些事情。

一些大法弟子覺的,同修的死是邪惡的迫害造成的,如果發正念解體邪惡,呼喚他的主元神,就可以把同修救回來。況且以前也有過這樣的事例,就是一同修已經離世,在家人把他送往火葬場的途中,被大法弟子截了回來,然後大家圍著他發正念、呼喚他的名字,就這樣這個同修又活了過來。其他大法弟子有的認同、有的反對,因為當時時間很緊,死去同修的身體在冰櫃裏冷凍著,而且過兩天就要火化。

我覺的以上同修的兩種悟法是不是都太過於堅持自己了,把自己悟的強加給了同修,導致同修不理解,從而反對。別人的想法我們不認同,這本身不是錯,因為每個人在法中悟到的都不一樣。我們的修煉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圓滿,而是肩負著救度眾生的使命。在證實法、救度眾生中,你有一個想法,他也有一個想法,哪一個想法對我們目前證實法、救度眾生更有力,那麼我們就用哪個,即使那個方法不符合自己的觀念,只要符合了法,我們就無條件的去圓容、去配合,不堅持自己,怎麼還會有分歧呢?怎麼還會爭執不下呢?當我們為了甚麼事爭執不下的時候,當我們覺的自己悟的對時,是不是我們用法掩蓋了我們的人心呢?從而起著抵消整體正念的作用呢?如果能穩下心來和同修在法上交流,就會是另外一種修煉狀態的呈現。

參與營救的同修,在發正念之餘,也做些簡短的交流,有的大法弟子說,要是同修被救回來了,轟動該多大呀,眾生都相信大法了,都能得救了。這些大法弟子除了堅信師父堅信法外,是否帶著求結果的心在做,在做的過程中歡喜心已露於言表,帶著這樣的心去做,奇蹟會展現嗎?做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修的過程,做而不求,結果甚麼樣師父說了算。不是我們每個人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還有一些同修雖然也參與了,可是心裏在嘀咕。寫出這些,不是批評、也不是想指責,這件事本身做成沒做成都已經過去了,參與的沒參與的都向內找提高心性才是更主要的。現在說這件事,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使我想起了兩年前在我們地區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當時我是參與者之一,在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法理也不是很清,對於同修之間發生的分歧,自己也悟不好,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我要說的不是這件事本身的對與錯,而是在這件事發生後,在同修間無形中形成了一種間隔,即使現在同修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當初參與的不參與的都在堅持著自己原來的認識和看法,一點沒變。看到這些,我的心很痛。師尊說過,「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功開悟之後,不是一下就達到如來這個層次了。他在整個四十九年的傳法當中,也是在不斷的提高著自己。他每提高一個層次的時候,回頭一看自己剛剛講過的法都不對了。再提高之後,他發現講過的法又不對了。等他再提高,他發現剛剛講過的法又不對了。整個四十九年,他都是這樣不斷的昇華著,每提高一個層次之後,發現他以前講過的法在認識上都是很低的。」(《轉法輪》)為甚麼我們還是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呢?

現在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且在兩次事件中參與的不參與的,同修表現出來的心態簡直是同出一轍。都是在堅持自己,都覺的自己悟的對。在以後的做事中也明顯的表現出來,做事上不配合,甚至說三道四。在修煉中、在證實法中,當我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不可怕,可怕的是堅持己見,而且還口口聲聲說是為法負責,是真的為法負責還是為了自己那放不下的人心而為呢?不能因此而在大法弟子間形成間隔呀!這是邪惡最高興的。因為邪惡就是利用修煉人的執著在大法弟子內部製造間隔,目地就是瓦解整體的力量,使邪惡在整體的間隔中能夠苟延殘喘的掙扎。

「憶師恩」裏師父在傳法初期發生過這樣的事:在哈爾濱的學習班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一天上課前,有兩個人抬來了一具死屍非讓師父給救活了,鬧了很久才走。那天的課不得不推遲了時間,所以很多學員都看到了這件事的經過。上課後,師父說:「好的咱們也說,不好的咱們在這裏也說一說。剛才有一位老人去世了。他本來就有重病,從錦州來的,兒子女婿送他去醫院他不願意,……非要到這兒來,半路上就死了,他兒子女婿把屍體抬來讓我治。如果還有一口氣在,我都可以幫他救治,但他都死了很長時間了,給救活了這不破壞常人狀態嗎?他的兒子和女婿是法輪功學員,把法輪章揪下來摔在地上說:『甚麼氣功師呀?見死不救。』我的學員幹出這樣的事我很傷心。」

作為修煉人就是無條件的向內找,我們不是修給別人看的,更不是看別人怎麼修。在走向圓滿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做到事事以法為師、堅定正念、去除一切執著,都能放下自我去圓容整體,那邪惡的徹底解體就不遠了。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