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濟人危難 善之所在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一日】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見義而為的善舉,是人應盡的一種社會責任。自古以來仁政愛民的人受到人們的推崇,輕蔑天民的人遭到人們的唾棄。

例如明朝的王恕任揚州知府時,各處發生水災,他急忙親赴災區賑災,並詳細列出各地災情上報請求救援。因救人心切,不等待上級批准,就發放粟米賑濟飢荒,又普遍施行貸款,賑救災區居民,由此救活二百餘萬人口。他此後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又為朝廷引薦了很多賢臣,享年九十三歲善終,其五個兒子、十三個孫子,個個賢德而貴顯。人們都說王恕以仁人的胸懷,冒著不待報準的性命危險,救活二百餘萬人命,一生富貴康寧壽考,子孫昌盛顯達,足證其平生善德廣大所致。

唐朝大歷二年時,秋天的霜害嚴重的損害了農作物。唐代宗關心災情,就下令各州縣向朝廷回報農作物受損災情。而陝西渭南縣令劉澡,卻向朝廷回報說:「本縣農作物沒有受到任何損害!」因為各地都傳來災情,而渭南縣卻報稱沒有受災,皇上十分懷疑,就派人前往查看,結果渭南縣的農作物,受損面積達三千多頃。皇上聽到了調查報告生氣的說:「縣令乃是百姓的父母官,就算所轄縣內沒有遭到天災的損害,也還要反映百姓的疾苦,縣令劉澡竟然是如此的不仁!」於是將劉澡定罪,流放到很遠的地方。

宋朝的鄭清臣,為人刻薄寡恩。他當槐裏縣的縣令時,虐待縣民。為保權位,對當地遇到的災情不僅不上報,還對說實話的人進行威脅。等到他任滿離開的時候,槐裏縣的百姓把道路都擠滿遮斷了,向鄭清臣吐口水咒罵他。鄭清臣於是以轄內屬民侮辱長官的罪名奏報朝廷,宋真宗就說:「為政最重要的是在得民心,民心對你的施政,既然是如此的唾棄反彈,那麼你在槐裏縣的施政和所作所為,不用問也就可以知道了!你不知己罪,反而敢向朝廷抱怨百姓對你怨聲載道,真是太膽大妄為了啊!」鄭清臣因此被朝廷定罪貶官。

為官、做人不講道德,不僅不能愛國愛民,而且還會違背天理和綱常,敗壞社會秩序。今天,中共惡黨粉飾虛假太平,欺騙民眾,誹謗「真、善、忍」宇宙天法,妄想把人們帶入罪惡的深淵,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人們只有趕快覺醒,退出中共,返回自己的良知本性,才能擁有光明美好的未來。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明智之士向世人廣傳真相,是對他人的關愛和負責,是符合天道的大善之舉。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