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中不能忽略的點點滴滴小事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一、修去利益之心─從多套一個塑料袋想到的

去超市買東西,在裝冷凍的黃花魚時,我隨手套了兩個塑料袋,當時想的是怕弄髒其它東西,兩個袋更保險,但隱約覺的還是不應該這樣。

由於對這家超市不熟,問裏邊的工作人員在哪稱重(水果、蔬菜、冷凍食品都擺在那一塊,那會兒又沒別人買冷凍品,我分不清,就問了服務員)那人對我非常的不耐煩,像有仇似的,冷冰冰的用非常生硬的語氣對我說:「在哪買的就在哪稱」,到底沒有指給我應該去哪個方向,好在地方不大,我自己馬上就弄清在哪稱了。負責稱量的服務員在封口時,也嘟囔了句,怎麼套了這麼多塑料袋?我也沒說甚麼。

還在超市裏的時候我就已經覺的心裏不是滋味了,不是為別人的態度,而是為自己的利益之心。一直以來,以為自己對利的執著沒了,自己的關都在情上,可那時才發現,一個小塑料袋讓我發現,自己還有對利的執著,哪怕是佔一個不值兩分錢的塑料袋的便宜。如果看到我套兩個塑料袋的人知道我修大法,那不是讓他們認為修大法也不過如此,從而抹黑大法嗎?我因一個塑料袋而臉紅了。

想起本地一位同修,有兩處房子,老房子原是單位公房,現屬個人,沒水錶,每月每戶固定收幾元錢。同修現已搬入新居,可她的原來的鄰居傳出話來,說我們的這位同修為了省水費,去老房子洗衣服。(老房子平時沒住人,也沒交那每月固定收的幾元水費。)也許同修只去了一次,但卻給常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從同修和我自己的教訓,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貪便宜,修去對利的執著,走正我們的修煉之路。

二、要真正的敬師敬法

母親走入了大法修煉,但還沒有接觸過家人之外的同修。休班,和母親學了兩講法之後,都還想再學,(因平時上班,我也有自己的小家,和母親在一起這樣學法的機會不是太多。)我提議由我念講法給母親聽,因為母親年歲大,念書時間長了眼睛要累。(人的觀念)當我念到師父關於大法弟子要修去怕人說的那段法時,母親打斷了我,說:「我都知道,老師講的都是那些事兒。」(她在別處讀到過有關的法,心裏有印象)我很吃驚,趕緊告訴母親,要修口,不可以說這樣的話,這是不敬師,不敬法。雖然師尊珍惜我們,可是在師尊和大法面前,我們是多麼渺小,無法形容,怎麼膽敢評論師父和大法呢?大法有無邊的內涵,我們能知道的又有多少呢?告訴母親,在師尊和大法面前我們一定要謙卑,「不講狂語」(《精進要旨》)。母親記下了。可為甚麼讓我聽到這樣的話呢?向內找自己,發現自己的許多在敬師敬法方面做的不好的地方。讀法姿勢不端正,發正念走神,沒有真正的做好三件事……我們的一切都是師尊所給予,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敬師敬法,就會被舊勢力抓到把柄,我們的處境會很危險。

作為修煉人,我們的一切榮耀都來自於師父,所以我們一定要敬師敬法,如果發現同修有做的不當的地方一定要指出來,讓每一位同修都能真正的敬師敬法,使我們的整體達到無漏。

三、不要「怨」他人──一張失而復得三退名單有感

單位加班,連正常的假都沒有休成,終於有機會可以在家休幾天,正想好好學學法,這段時間,由於法學的少,狀態很不好,剛拿起書,同修來了,找上網的軟件給常人,拿來了一張三退單讓我發出去。本來都是好事,可那會我的私心上來,老想同修的不是:自己有電腦還非得讓我來發,給她破網軟件不更新又來找我……以至同修走後兒子問我:「我姨來你不高興?」我才知道孩子都看出來了。這時孩子的話還沒讓我警醒,還沒向內找。那張單就放在電腦桌上,鍵盤壓著一半。

我出去一趟(幾小時)回來卻發現單不見了。忙問孩子,孩子說同學來玩,他就趕緊放褲兜裏了,然後就去打籃球去了,馬上翻褲兜,可啥也沒有,就要出去找,就那麼一小塊紙,上哪去找?我告訴孩子先別出去,先向內找,求求師父(只有師父能幫我們了,那張單是不能丟的,那些三退人員並不是來的這位同修一個人做的,所以補起來會很麻煩的,就是來的同修都是她找我,我從未找過她)。讓自己平靜,然後向內找,我馬上想到同修來時我的心態不對,告訴孩子單沒有了不是無緣無故的,媽有不對的地方,你也太愛玩,我這麼說著 ,孩子拉開了抽屜,驚奇的望望我,然後把那張單拿出來遞給我。孩子繼續強調,媽我沒記錯,我就是放褲兜裏了,根本就沒放抽屜裏,這是奇蹟。我也相信這是奇蹟,是師父再一次幫助了我們。

失而復得的單再一次見證了大法的神奇,師父的慈悲,也讓我看到了我的私心,凡事愛從自己的角度去想,而不是去替別人想,愛怨別人;潛意識中還有對同修的嫉妒,同修比同齡人年輕,工作出色……這樣的心性怎麼能做的了宇宙中最神聖的事呢?

都是點點滴滴,卻也都有我需要修去的心。

一路走來,離不開師父的呵護,我會更加努力的做好,不辜負浩蕩的師恩。在邪惡「迴光返照」之機,也希望同修在做好「大事」的同時,不要被邪惡鑽空子,都能在點點滴滴中也實修自己,多向內找,修去「漏」,「走正路」,使我們的整體圓容不破,兌現我們史前的洪願。

粗淺認識,不足之處請同修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