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神韻亮相維也納 藝術界稱大開眼界(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三月七日】(明慧記者楊思源奧地利報導)三月六日,神韻巡迴藝術團在世界名城──享有「音樂之都」美名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首度亮相,得到奧地利國家歌劇院首席芭蕾舞演員格裏高•哈塔拉(Gregor Hatala)、維也納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Milene Wirth Fernandez_Jennifer O'Loughlin、奧地利著名芭蕾舞演員卡特琳•澤爾尼(Kathrin Czerny)等音樂藝術家的高度評價。

奧地利芭蕾舞王子:想開闊藝術視野,就一定要來看這場演出

格裏高•哈塔拉(Gregor Hatala)是奧地利國家歌劇院的首席芭蕾舞演員,被譽為舞台上的芭蕾舞王子。他在接受採訪時,對演出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他說:「我很喜歡,尤其喜歡打鼓的舞蹈和蒙古的舞蹈……」

哈塔拉表示從觀看演出中獲益很多,「給了我一些新的構想,或許可用到我以後的編舞中去;比如扇子舞的有些動作特別有意思。」


奧地利國家歌劇院首席芭蕾舞演員格裏高•哈塔拉(Gregor Hatala)與神韻主要男舞蹈演員趙亮相談甚歡。

他說演員們的技巧很高,他舉例,像在蒙古舞蹈中,男演員們其中有模仿雄鷹和駿馬的動作;還有女演員們跳的那個《頂碗舞》……

他說:「我自己比較欣賞的是,你可以從舞台上的表演中,看到一些特別出色的演員和他們富有個性化的表演。這一點我認為在任何一種舞台藝術中都是最重要的。」

他特別提到,整場演出中有兩、三位女舞蹈演員特別搶眼,「在群舞中一下就能抓住你的視線」;另外還有一位高個子的男獨舞演員(王學軍),「我不知道他叫甚麼名,他做了一些很漂亮的跳躍和高難度動作。」

他說:「如果舞台上有一個演員,他能抓住你的注意力,你就能從中看到他的個性,你就會覺得非常的有意思。」

「我認為表演中有些東西對於歐洲的藝術家來講,可能有點難懂;可是我覺得很有意思。」

他說:「因為在歐洲很少能看到這種文藝表演。大家都知道一點中國的東西,比如長城、現在的極權政府,也許有人知道中國出名的陶器;但是,歐洲人普遍不了解中國的歌唱家和中國舞;所以,我覺得這個晚會很有意思。」

當記者問他如何把這場演出描述給他的朋友,他說:「如果想開闊一下自己的藝術視野,了解一下跟歐洲完全不同的中國韻味的文藝表演,就一定要來看這場演出。」

著名芭蕾舞蹈演員:演出「令人耳目一新」

卡特琳•澤爾尼(Kathrin Czerny)是維也納歌劇院的主要芭蕾舞蹈演員,在奧地利家喻戶曉。當晚,她與同事們一同觀賞了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她說,演出色彩豐富,是一個很振奮人心的節目(inspiring program);「我最喜歡的是,你能學到一些中國的文化。」


奧地利著名芭蕾舞蹈演員卡特琳•澤爾尼(Kathrin Czerny)表示觀賞神韻是一種享受。

澤爾尼表示,以前沒有看過、也沒有聽說過中國舞;不過,「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很受啟發。中國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我肯定會有所收穫。」

「有一個場景我非常喜歡,就是用藍色的扇綢,模仿流動的水波;表現水的動作非常流暢,很漂亮。」

她說,中國舞與芭蕾舞完全不同,芭蕾舞是用腳尖跳;而中國舞舞動上身,特別是手臂和手指,「女演員們的舞蹈非常微妙(sensitive),我喜歡她們手臂(的舞動),特別是手指的動作。」

「女演員非常感性,很有女性味;而男演員非常有力量,有勇士的陽剛氣。道具和布景的細節把中國歷史展現了出來。」

澤爾尼並表示演出「令人耳目一新」,「演出中有不同的故事、節目豐富,演出服飾色彩非常鮮豔、又富有變化;她也很喜歡歌舞的穿插和兩位主持人。」

維也納女高音:一個偉大的演出,創造了一個奇觀

維也納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Milene Wirth Fernandez_Jennifer O'Loughlin,在中場休息時表示演出令人著迷,「我欣賞那些音樂,我甚麼都喜歡;特別是女舞蹈演員跳的《頂碗舞》和《仙女踏波》;我認為那真是很美妙(really neat)。」

「在演出前,兩位主持人用德文報幕,告訴你故事,這些是中國的概念,這是東西方的結合。」


維也納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Milene Wirth Fernandez_Jennifer O'Loughlin在接受採訪。

關於舞蹈的表演,她說,演員們展露很多不同的技巧;而對晚會歌唱家的演唱,她表示,聽中文唱歌真的有趣,並想知道樂曲是如何改編的。她聽出伴奏音樂是現代和古老的混合,並表示整台節目也是如此。

O'Loughlin認為神韻晚會中西合璧,是一個偉大的演出(a grand show),創造了一個奇觀(Spectacle)。

維也納的文化

維也納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週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在此定居。

海頓建立了交響曲的形式,被稱為「交響曲之父」;莫扎特創作了豐富的作品宛如天籟之音;舒伯特寫下了大量的歌曲,奠定了德意志藝術歌曲的地位;而貝多芬更以其崇高偉大的音樂被尊為「樂聖」。由於他們與其他人的共同努力,使維也納成為音樂界的聖地,自此大師輩出:施特勞斯家族、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李斯特、雷哈爾等。

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

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弔。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一月一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了音樂外,與新藝術風格相關的建築、室內裝潢、家具及繪畫等等,也是維也納文化的象徵之一。新藝術風格是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興起的工藝藝術風格,這種風格的特徵是充滿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例如花草藤蔓等,極具裝飾性。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接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

曾是奧匈帝國心臟的維也納以其雄偉的建築展示著昔日的輝煌,莫扎特、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大師們的名字使其成為世界音樂的殿堂。神韻藝術團在此的演出又為這古都的歷史添上精彩的一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