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人生的三層樓和藝術的三層樓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著名美術家豐子愷先生曾提出人生三層樓的獨到見解,他說:「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三層樓。」

「懶的(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肉食,尊榮富貴,……其次……就爬上二層樓……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份子、學者、藝術家。對二層還不滿足,……爬上三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究人生的究竟……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世間就不過這三種人。」

與此類似,我以為藝術的境界也可分為三層樓。由於習慣上人們也常把文學和藝術並論,為方便起見,這裏的談到藝術也包括文學。藝術的第一層樓境界,這裏稱之為「求真實」,這也是藝術的最基本要求。當然這不是說我們感官感受到的事物是甚麼樣,照原樣刻畫出來就達到藝術的第一層境界了。我們知道「真」和「假」相對,和「造作」相對,所以天地自然的造化、人類歷史發展的本來現實,才是真。藝術作品中若能剝去假的偽的,從而真實反映社會現實,用心去傾聽鳥語,體驗花香、表現行雲流水的真實自然,便給人以美感,這就達到了第一層樓的境界。

藝術境界的第二層樓,這裏稱之為「明善惡」。藝術作品若在真實自然的基礎上,從現實中提煉出更深刻的主題,揭露黑暗、鞭撻惡的、醜的、假的,歌頌光明與希望、褒揚善的、美的、真的。當然,第二層樓須以第一層樓為基礎。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如古典音樂中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文學作品中雨果的《悲慘世界》,電影藝術經典《辛德勒名單》,雕塑作品中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等都是在「求真實」的基礎上以鮮明的主題來謳歌善良、希望,鞭撻黑暗和邪惡。

藝術境界的第三層樓,這裏稱之為「探本源」。和人生境界的三層樓一樣,超越了藝術境界的第二層樓「明善惡」之後,藝術所表現的善惡,最後不得不涉及到一個終極的問題:善與惡的最終標準來源於何處?人類的良知與本性,來源於何處?也就是關於人生、宇宙的根本問題了,人生的第三層樓和藝術的第三層樓在這裏相通。在藝術境界的第三層樓,成功的藝術家用自己的作品來啟迪人們去探尋、思考宇宙最終的真理。我們熟知的輝煌巨作,如但丁的《神曲》,以及羅丹據此創作的雕塑《思想者》,達•芬奇的油畫作品《最後的晚餐》,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等等,都是如此。當然有很多作品很難劃分具體在哪層樓,比如雨果的《悲慘世界》,讀者一般都會對作品表現的人道主義精神而印象深刻,然而這種人道主義的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宗教博愛為基礎,這不僅體現在冉阿讓被主教的無私信任和寬恕而改變,也體現在最後時刻冉阿讓的內心交戰。這裏既有第二層樓也有第三層樓的特徵。

可能有華人讀者會注意到,我前面的舉例裏面唯獨沒有提到中國的藝術作品。這並不是因為中國的藝術作品不好,而是我想把中國藝術作品的輝煌之作在這裏單獨說說。那就是神韻藝術團的巡迴演出。觀眾在看了演出後,除了大讚舞台布景和服裝之美,大讚亮麗的色彩、優美的旋律、精巧的舞姿之外,還有大量觀眾更驚嘆於演出之美是「transcendental」(超越性的)、「spiritual」(富有靈性的),「enlightenning」(令人啟悟的)。這是因為神韻演出決不僅僅停留於真實自然的美感,也不僅僅停留於歌頌光明與善良、揭露黑暗與邪惡,許多觀眾感到最難忘的是神韻從人的內心啟迪對人生、宇宙本源的思考,通過舞台藝術讓人們親身體味善與美的源頭。在人類的藝術史上,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必將成為最輝煌的一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