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寫文章的目地有四,第一是為了提醒我們大法弟子保持勸退的真實性;第二是為了提醒我們大法弟子通過勸退救度的過程去證實大法,而不是去證實其它東西;第三是在勸退救度中,修出我們更大的慈悲。第四是提醒同修注意提高投稿審稿的質量。我在文章中列出並否定了網站上發表的四篇其他同修文章中的一些做法,並藉此從法理上闡明了自己的認識,以期對整體有所影響,因為這四個問題是我長期以來對整體的觀察後認為一直存在的。我一直自認為自己在這四方面做的還算可以,正因如此才會讓我看出別人在這些方面的欠缺,才需要我寫出來去圓容。成文的動機當時看上去還是蠻純淨的。我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灌注到整篇文章上,一邊寫自己還一邊在想:都像我這樣寫文章,就都得累死了。但我不會在乎這些,因為這才是自己最真誠的、真實的付出,而且我很榮幸大法能賦予我這樣付出的能力和機會。我每次寫這種法理上認識的文章幾乎都是處於這樣非常投入的、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所以每次這類文章發出去之後,我都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儘管由於慣性,文章的措辭和細節還會在我腦子裏轉悠一段時間。
我從來不把是不是發表看的過重,因為我寫文章的動機,更多的是為了圓容我們的整體,而不是為了簡單發表。證實法的事情無論大小,都與我有關;看到問題要是不說,我就不是大法弟子了。至於我的文章和提出的問題是不是適合當時總體正法形勢的要求,是不是適合讓大多數同修去看,當然要靠明慧網總體把關了。據我觀察,我以前有的文章雖然沒被發表,也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影響明慧網自我修正的作用。所以我對文章發表與否從來都不太在意,也不把文章是否發表作為衡量自己是否悟的正確的標準。我真正在乎的是自己是否真誠的付出了,是否抱著圓容明慧網、圓容整體的心態去做了。這篇文章最終發表與否我都會視作正常。因此文章發出後十多天沒發表,我並沒有因而向內去找,反而在靜觀其變的同時,整理自己的思路,準備著萬一文章沒發表,再就上述問題以其它方式再次「進諫」。
誰知到了第十四天,文章居然發表出來了,而且只是對極個別地方的文字有所改動,絕大部份幾乎隻字未動。但是,當我在網頁上再次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時,文章雖然是我寫的,文字看似非常熟悉,但通過明慧網發表出來,我卻感到十分陌生,這樣的感覺令我非常吃驚。我居然覺的這篇文章好像不是自己寫的,而是針對自己寫的,文章似乎點到了自己很多修煉中的不足,這使我感到十分意外:難道自己那麼用心寫出來的文章還會對自己有啟迪作用嗎?我未免過於自我欣賞了吧!然而,當我打開自己的底稿再次閱讀時,卻失去了這種啟迪的感覺。自己寫的文章到了明慧網的網頁上,卻能對自己有這樣的作用!這是為甚麼?是我的錯覺嗎?如果是,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錯覺?
我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漸漸的發現了在自己一思一念的背後,依舊隱藏著一個大大的「我」字:我把這文章看成是我寫的、看作是我的作品、我的所有了!我並沒有將自己真正的溶入法中,成為法中的一個粒子,為大法的需要而動;而是企圖用自己的認識、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去「圓容整體」,似乎自己不是整體的一個組成部份。我壓根沒認識到整體存在的問題自己也同樣存在,所以當初成文時的心態也是居高臨下的,用將自己排除在整體之外的心態,對整體指指點點。是師父的慈悲點化,讓我讀自己的底稿和讀明慧網登載的文章有了不同的感受,正是這種感受上的差異才使我警醒。
我認識到,個人的智慧一旦為法所用、為整體所包容,就溶入了整體,成了整體的一部份,一經明慧網發表出來,就不再是個人的產物,就成為整體證實法的一個組成部份,就帶有了大法賦予我們整體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我們整體的力量,是大法的力量。相對這樣浩瀚的力量,個人的一切都會變的十分渺小,渺小到找不出任何值得居高的資本。這就是為甚麼我感覺明慧網上的文章不是我寫的,這就是為甚麼我感到文章能點出了自己的不足,這就是我看自己底稿與看在明慧網上發表的自己寫的文章的感覺不同的根本原因。個人的智慧再大,失去了背後大法的支撐,失去了整體的力量,都是極其微不足道的。何況個人的智慧也是大法賦予的,是師父根據我們自己各自的願望恩賜我們的。這種恩賜是大法的慈悲,是師父事無巨細的洪大的慈悲,是我們無論做甚麼、無論怎樣努力去做都無法回報的慈悲!
認識到此,那種居高臨下的所謂「圓容整體」的感覺頓時蕩然無存,頓時沒有了「文章是我寫的」的概念,剩下的只有慚愧、感恩和欽佩。慚愧的是自己寫那篇文章時,有效的掩蓋了自己不純淨的部份,感恩的是明慧網登載文章這件事,給了我這次反觀自省提高心性的機會,是師父的慈悲點化,才使自己從渾然不悟的高度自我的狀態中又走出來了一步。欽佩的是明慧編輯沒有拒絕我在高度自我的狀態下,以居高犀利的口氣對已發表的明慧文章指指點點,相反,卻拿出大法弟子的勇氣和力度去修正自己,這是使我自嘆不如的純淨,是我們大法弟子整體的純淨。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2/25/8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