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晏殊誠實不欺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二月十二日】宋朝的晏殊,從小就誠實善良且聰明好學。七歲時,文章就寫得很好了。十五歲那年,晏殊因聰明過人,被縣令作為神童,推薦給真宗皇帝。

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試,但他執意要參加科舉會考。他認為只有會考所反映出的成績,才算是自己的真實才學。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決定讓他同三千一百多名舉人一起會考。

考試開始了,當考題發下來的時候,晏殊一看題目剛好是做過的。他拿起毛筆,想了一會兒,就舉起手對主考官說:「大人,這個題目我在家已經做過了,如果再做一遍,這不就是弄虛作假了嗎?請您另外給我再出個題目做,好不好?」

考官聽了,同意給晏殊另外再出一個題目。

晏殊拿到新題目,反覆看了看,思考了一會兒,就拿起筆來一氣呵成。考官驚呆了,覺的此人文思敏捷,真乃奇才。

晏殊要求參加會考和重新出題的誠實行為,受到人們的敬重,不僅在考生中傳開,也傳到了宋真宗那裏。宋真宗馬上召見了晏殊,稱讚說:「你不僅有真才實學,更重要的是,具有誠實不欺的好品質!」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朝廷、府州縣衙,或者是買賣作坊商鋪,用人的第一標準是看其道德品質。如果一個人能耐再大,本事再多,道德品質不好,也沒人任用。晏殊因為有誠實不欺的好品質,後來得到朝廷的重用。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