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魏敬宜還田利民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一月十四日】元順帝時期,河北容城有個善良真誠的人,名叫魏敬宜。他有一段「還田利民」的佳話,流傳於後世。

魏敬宜勤勞簡樸,積蓄下一筆錢財。他想:自己的兒子不能爭氣守財,如果把這些錢直接交到他的手裏,很快就會被花完用光。不如買些田地,留給兒孫,更為可靠。他先後在鄰近的村莊,買下來十多頃田,加上原來早買下來的,一共有十六頃。看著這些豐饒的田地,心中甚為欣喜,無論怎麼樣,自己總算對得起後代子孫了。

時隔不久,魏敬宜外出訪友,看見有十幾個農民,坐在地邊,唉聲嘆氣,滿臉愁苦的樣子。就問他們為甚麼?農民們回答說:「現在的日子沒法過啊!以前家裏有點田地,好賴總有些收成。現在把它賣掉,一點指望也沒有了。」魏敬宜還從幾個鄰近的親戚那裏,也聽說了賣田人生活的慘境。魏敬宜受到很大震動,像做了虧心事一樣,一連幾天吃睡不安。他心裏想:我為自己的兒孫買田置地,為他們的將來作打算;卻使許多農民,現在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我一個家庭獨富,卻叫許多家庭破敗,這真是愧對鄉親啊!

他經過反覆思考,決定把田地退還給鄉親們--就是那些失地的農民。一天,他把全家人都召集在一起,對著兒子說:「自從我把十來頃地買回來後,弄得那些失地的鄉親,無法存活下去。我考慮了好多天,決定把那些田地退還給鄉親,這才符合做人的道義。」

家裏的人都沒吱聲,他兒子卻反對,不高興的說:「我們買田,是付了錢的,又不犯法。他們賣田,是收了錢的,是他們自願,我們也沒強迫。他們賣田也窮,不賣田也窮,我們莫管那麼多。」

魏敬宜一聽兒子的這些話,覺得他的思想不對頭,就嚴厲的講:「我們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看著鄉親們忍飢挨餓而無動於衷,這叫毫無心肝。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我們只顧自己過得幸福,不管他人多麼悲苦,那就不配叫做人。人非禽獸,應明道義!你要自食其力,不要靠老子的遺產生活。這叫做: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席話,講得兒子啞口無言,也就不再反對了。

接著,魏敬宜把賣田地的各位農民,都叫到家中來,對他們說:「我買了鄉親們的田地,使大家的生活斷了來源,我對不起你們。為了補救我的過錯,我決定把田地退還給賣主,請各位回去安心勞作,不要操心難過了。」

那些賣掉田地的農民,一時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是好。因為賣田地的人,不是由於天災,就是因為人禍,被迫無奈,才把「命根子」賣掉的。當初所得的錢,現在早就花完用光,哪有現錢來贖回田地呢?大家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說不出話。

魏敬宜見大家面有難色,便進而真誠的說:「退還田地,是我的真心;分文不要償還,是我的誠意。」說著便把地契都拿出來,當眾銷毀。大家這才明白過來,個個千恩萬謝,眉開眼笑。

當時,朝廷的宰相名叫賀太平,他知道這件事以後,讚不絕口的講:「世上竟有這樣的好人!」

筆者聯想到中共有數不清的貪官,把無數農民的土地霸佔、貪賄無恥、窮凶極惡,也讚不絕口的講:「世上竟有這樣的惡黨!」看來,天要滅共,理有固然!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