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米開朗基羅的精神里程(1)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三月四日】(明慧期刊《天地蒼生》專稿)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這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好像在預示米開朗基羅的人生。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ounaroti,公元一四七五年~一五六四年)是意大利一位才華耀眼的藝術大師。他的雕塑《大衛》直到今天還是每個學畫者必然臨摹的教材。他集雕塑家、畫家、建築家、詩人於一身,在大約七十六年的創作生涯中,歷經坎坷,卻創造出大量成為文藝復興高峰期代表作的恢弘作品,為人類文明增添了壯麗的篇章。

然而,以其超凡的構思能力和精湛的表現能力,米開朗基羅給後世留下的自畫像卻似乎只有一幅。從這幅稀有的肖像畫中,我們看到了甚麼?從他史詩般的雕塑、濕壁畫和詩歌作品中,我們又得到了甚麼呢?

1、自畫像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讓人們仰望時情不自禁地讚歎。因作品是如此地傑出,他在三十七歲完成這組壯麗的天頂壁畫後,就被世人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而同樣是名畫的米開朗基羅自畫像,反而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反覆端詳,一「醜」以蔽之。

據說,完成西斯廷天頂壁畫的創作期間,教皇時常意見不斷,甚至拖欠工資,米開朗基羅的兄妹也常跑來向他伸手要錢。他努力專注身心,把全部精力注入創作;歷經四年作品完成時,三十七歲的他已經孱弱的像個老人。那麼,自畫像中這位,是三十七歲時的米開朗基羅呢?還是六十歲以後的模樣?

一個人一生的作品也許不能反映其全部人生,但肯定會反射出他的心靈與境界。四十歲應該達到的成熟度,用孔子的標準叫做「四十而不惑」。四十歲前的相貌、神態、談吐主要由遺傳和家教所定;四十歲之後則更多地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人生態度和人生經歷。米開朗基羅在自畫像中,相比於達﹒芬奇的自畫像,眼神更為平靜和善,生活更為艱辛;相比於拉斐爾的自畫像,相貌不如後者英俊,心態不如後者喜悅。顴骨突出,也許命裏志向高遠、意志堅定,成就顯著;額頭寬大,也許生來才思敏捷、善於思考、為人勤勉;眉骨突出,也許肝氣旺盛;皺紋如刻,是否遲遲沒有走出困擾和煩惱?

要知道,這幅自畫像的作者,是一位在世時就聞名四方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去世後近五百年依然成就耀眼的藝術家。一九八二年發現的三零零一號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在西斯汀教堂創作的巨型壁畫,從天頂的《創世紀》組畫,到小祭壇的《末日審判》,有人說那是壁畫版的《聖經》故事;也有人說是神借米開朗基羅之手,給人畫出了人類終極問題的答案。而從自畫像中看,他卻像是一個被甚麼極大困擾著的「普通人」,只是除了無奈和疲憊,還有堅毅和探尋。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內心困惑,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然後人們才能了解他。米開朗基羅也是這樣,自畫像記錄了他臉上的憔悴枯槁,用詩歌記錄了他發自內心的嘆息吟詠。讓我們來看以下這幾句:

「睡眠是甜蜜的,如石頭般的沉睡更好,只要世上還有罪惡和恥辱存在,看不見或聽不見,便是我的幸福。」

「如果生命是快樂的,那麼死亡也是上帝對我的召喚,一點也不會讓我感到悲傷。」

「華衣美食不過如此,金錢名利都是雲煙,素與簡才是人生的本真。」

「你的成就是由你的眼界決定的。」

不妨理解為,米開朗基羅的大量代表作是其心靈和境界的實證;而這幅自畫像,則是那個在孤寂和煩惱中尋求真理、用一生釋放出數生的創造力的人。

2、磨礪和成就
《大衛》經過了足夠的刀刻斧鑿,才從原石中走了出來。對米開朗基羅來說,三十七年間拿出的作品是他四十歲前精神成長的結晶。而他在七十二歲時接手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設計時,才學會了在高超中與其他藝術家並存、共同實現神的意願。

觀其一生,人們說米開朗基羅是一位懂得仰望和敬畏的聖徒。如果說達﹒芬奇數量極為有限的作品充滿著對大自然的探索、研究以及隱晦的表達,那麼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則傾注了艱辛中的激情、對大自然的仰望和對造物主的歌唱。信仰、創造力和毅力,讓他完好地演繹了來自上帝的光明和希望。這才是他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的真正原因。

3、少年時的幸運
米開朗基羅出身於離佛羅倫薩不遠的卡普里斯。其父曾擔任奎奇市和卡普里斯的市長。他六歲喪母,被交給一個石匠家庭撫養。喬爾喬﹒瓦薩裏(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一五七四)在其被視為藝術史的出版先驅的書中引用了米開朗基羅的一段話:「如果說我有一些優點的話,那是因為我出生在貴國阿雷佐(Arezzo)的奇妙氣氛中。在被奶媽哺育長大的過程中,我學到了錘鑿的使用訣竅,並用其塑造人物。」

儘管父親不願兒子成為當時地位低下的藝術家,但最終還是順遂了他的心願。十三歲時,米開朗基羅進入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多美尼科﹒基朗達約(Domenico Ghirlandaio)的工作室學習,最初學習雕塑,後作為該工作室最好的兩名學生之一,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學習。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Medici)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實際統治者。米開朗基羅因其超群的才華而倍受羅倫佐的重視和愛護,經常出入於宮中的人文主義者們也給了他很大影響。

才華超群的人註定經常要與孤獨和妒嫉作伴,米開朗基羅也不例外。在羅倫佐的重視和愛護中,在同行的妒嫉與攀比中,他的才華開始放射光芒。十六歲時,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雕塑《階梯旁的聖母》。作品沉靜、莊重,深得古典傳統的真髓,立即得到了老師和贊助人的認同。一四九二年,羅倫佐去世,米開朗基羅深受羅倫佐宮廷保護的少年時代也隨之結束。這四年為他提供了難得的良好教育,也給他日後在人神關係上的思考埋下了干擾。

4、《皮耶塔》的崇敬
一四九六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經歷了與世隔絕的四年苦行僧般的生活之後,一件曠世傑作誕生了,那就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內的《羅馬的皮耶塔》。這座雕像在藝術表現上顯示了極高的精神境界和藝術表現力:簡潔的三角式構圖將母與子塑造在一起,不僅有優美寂靜的外在,而且有鏗鏘有力的精神對白。當時米開朗基羅才二十三歲。

這件作品完成後立即轟動全城,當時就有人傳說作者是另一位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聽到謠言又衝動了。他隨即返身回去,在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肩帶上刻下了「佛羅倫薩的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所作」這行字。後來這樣的事再也沒有發生過了,這使《皮耶塔》成為他七十多年創作生涯中唯一的一件簽名作品。

5、《大衛》的信仰
一五零一年春,米開朗基羅重回佛羅倫薩後,創作了雕像《大衛》。《大衛》取材於《舊約》。以色列的大衛王身為牧童時便堅信:上帝在自已一邊,因此定能戰勝巨人哥利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因信仰而被塑為巨人而不是男孩,他表情剛毅,目光自信,右青筋凸起,左手握緊投石器,簡陋的武器和強大的信仰形成鮮明對比。大衛的信仰,也是米開朗基羅希望自己保有的信仰。

如果說對造物主的謙卑是成功者必備的品德,那麼米開朗基羅暴躁的外表下覆蓋的正是這樣的謙卑:「我在大理石中看見天使,於是我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其實這型體本來就存在於大理石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份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花了大約三年時間,讓五米多高的《大衛》從那塊超過六噸重的大理石中完美地走了出來。

(待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