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雷鋒若活著是否會「三退」?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6年3月10日】中共在對敵人以至對人民的精神控制和思想改造之中。樹立了一些樣板人物,為加強其統治服務。其中之一就是雷鋒。

大家知道,雷鋒成為中共國家級的樣板人物是在死後才樹起來的,這種大樹死人,少樹或不樹活人的招術,也是中共騙術的一大特色,為甚麼呢?一是因為死人的事,死人的話可以胡編亂造,反正死無對證;二是因為死人不會像活人那樣,思想品質、行為方式都可能發生變化。

例如張思德,中共說他是燒磚窯倒塌而犧牲的,民間說他是烤鴉片而死的,如果真的是因烤鴉片而死的,張思德之死是罪有應得,甚至可說是死有餘辜,烤鴉片不是害人嗎?害人的樣板人物中共是要大樹特樹,但要披著為人民服務的外衣去樹。這樣才能騙人,才能為加強其統治服務。

中共在宣傳雷鋒時,有一條說他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可現在披露出的事實是,雷鋒擁有當時的一般人難以擁有的高檔衣服和手錶,不是說雷鋒不該擁有高檔衣服和手錶,而是中共在宣傳雷鋒時,故意抹去這個事實,抬高雷鋒的形像,這和雷鋒本人沒關係,雷鋒本人已經死了,對死人活著時的事弄虛作假,那是中共的罪惡,為了維持它罪惡的統治,連死人也不放過,這也是中共對死人的犯罪。

實際上,中共在宣傳雷鋒時,塞進了大量的黨文化的邪貨,和真實的雷鋒是出入很大的,尤其是中共用黨文化給雷鋒戴的一些帽子,那根本上與雷鋒無關,那是在糟蹋死人害活人。

例如:中共宣傳雷鋒是共產主義戰士,但實際上。連中共的頭子們都沒搞清楚甚麼是共產主義。毛澤東一九五八年搞的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大躍進運動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造成四千一百萬中國人的非正常死亡,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這是中共犯下的罪惡。也是所謂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實踐樣板,而現在的中共政權,乾脆就不提與共產主義有關的口號了。那麼給雷鋒戴上帽子這種根本上就不會有的共產主義戰士帽子,豈不是在糟蹋死人害活人?

慣會陰損招術害人的周恩來為雷鋒的題詞是充滿邪黨文化毒素的,也可以說是強加在雷鋒身上的。周恩來為雷鋒的題詞中,一個憎恨的「憎」字放在「愛」字之前,共產邪靈附體借周恩來之手所表露出對人類憎恨的陰暗心理竄出紙面,令人觸目驚心。就是在對人類憎恨的陰暗心理的支配下,共產邪靈附體借中共之手殺害了八千萬中國人也不罷休,至今仍然在殘害、殺害中國人。

「階級立場」是邪黨文化在上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現頻率最高的名詞之一。所謂的階級,簡而言之,就是錢多的人和錢少的人的劃分,這裏不討論這種劃分在理論上的荒謬,就在它本身的意義上來談這句話。大家知道,中共的官僚集團自從在中華大地非法建政以來,幾十年的暴力掠奪,已成為有史以來最為無恥的貪污腐敗集團。也已成為有史以來最為無恥的一幫錢多的人,雷鋒若活著,想必會憎恨中共官僚集團的,包括從毛澤東到江魔頭等為雷鋒題詞的中共官僚集團的頭目們,因為這些頭目們的罪行正在大白於天下。本身就是有史以來最為無恥的一幫錢多的人,而這所謂的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也並非雷鋒的甚麼立場。

雷鋒在幫別人時,並沒有在弄清楚被幫對像的階級成份之後再決定是否幫別人的記錄。雷鋒在幫別人時,可以說是一種天生的善心、同情心之使然,這也是一種愛的表現,這種愛和黨文化中派生出來的階級立場毫不相干。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周恩來題詞中這句話本身就是彌天大謊。言行不一致才是周恩來所謂的「革命精神」。就是用這種言行不一致,騙人的革命精神,中共禍國殃民,對中國人民,對全人類犯下了滔天大罪,逃脫不了毀滅的下場。

如果說雷鋒真做到了言行一致的話,那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表現,和周恩來所謂的革命精神根本上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而中華傳統美德恰恰是周恩來所謂的革命精神的剋星。

二十二歲就離世的雷鋒,生活的年代是四十,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那時,中國大陸的傳統文化還未被中共摧毀,雷鋒的天性未滅,人性被中共污染的不重,在這種天性的帶動下,自發的做了一些為人稱道的好事,那和中共根本上就沒關係。而且,支配雷鋒做這些好事的本源思想,和中共的黨文化根本上也是對立的。這種本源思想上的對立關係,毛澤東隱隱約約的感觸到了。所以,他就簡單的題了那七個字。這樣一來,學雷鋒,學甚麼,怎樣學,甚麼時間學,要達到甚麼目地,這裏邊的花樣就由中共挖空心思去玩了,要達到的目地就是,把學雷鋒作為一個騙人的工具使用,達到加強中共血腥統治的目地。

中共叫嚷學雷鋒,已叫了四十多年。那些號召別人學雷鋒的高官,那些多年來被中共一批又一批樹立的所謂的學雷鋒標兵,有幾個人真正為中國人民做了值得稱道的好事?又有幾個人真正能清正廉潔不貪污腐敗?共產邪靈附體在中共叫嚷學雷鋒的四十多年中,不知吸取了多少中國人民的鮮血,不知殘害了多少中國人民的生命。學雷鋒的幌子豈能掩蓋那鮮血的控訴、冤魂的怒吼?

我們知道天性未滅、人性被中共污染不重的雷鋒,他若還在世,若有機會讀到《九評共產黨》,他也會「三退」。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