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勸忍百箴(3)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8月22日】

○ 趙抃的座右銘:對待別人要和氣,隨便他怎麼辦,不要去理會。別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從情義的角度寬恕他,不是有意氣作對,可以用道理來教育他。人在憤怒之時,不要給人寫信,既然形諸文字,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難以收回!

○ 程頤說:「能不能忍耐憤怒與慾望,便可以判斷他有德無德。」

○ 張無垢說:「痛快的事情誰不喜歡做呢?但是事情過去以後自己往往後悔,對其他人來說有沒有甚麼不愉快呢?怎麼能不想一想呢?君子之所以再三容忍,不敢輕易改變,就是從彼此兩個方面都能滿意來考慮。」

○ 清河老百姓乙普明兄弟兩人,為一塊田地相爭了多年。太守蘇瓊教導他們說「普天之下,難得的是兄弟,而容易得到的是田地。如果你得到田地,卻失去了兄弟的情義,又有甚麼意思呢?」普明兄弟兩人叩頭,請求去外面想一想,這樣分開了十年的兩位兄弟一同回家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