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文史典籍(1)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六月三十日】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宋人抽出《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間,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由此而定。此後,「四書」始終是我國古代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初級標準書。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典的簡稱,始稱於漢武帝時。其中存有中國古代豐富的歷史資料,是古代教育的必讀教科書。

【六經】指的是六部儒家經典,即在「五經」外,另加《樂經》。也有稱「六經」為「六藝」的,韓愈《師說》中的「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即「六經」。

【十三經】十三部儒家經典。漢代開始,把《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唐代把「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公羊傳》《轂梁傳》《左傳》),連同《易》《書》《詩》稱為「九經」。至唐文宗刻石經,將《孝經》《論語》《爾雅》列入經部,則為「十二經」。宋代又將《孟子》提升為經,故有「十三經」之稱。

【三字經】舊時廣泛使用的蒙學課本。相傳為宋代王應麟撰,明清學者陸續增補,至清初的本子為一千一百四十字。內容從闡述教育的重要性開始,進而依次講述名物常識、經書子書、歷史知識及古人勤學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韻語,便於兒童誦讀。句法靈活豐富,語言通俗易懂。自編成後廣為流傳,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舊時廣泛使用的蒙學課本。南朝梁代周興嗣編,梁武帝大同年間編成。全書將一千個字,編為四字一句的韻語,介紹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基本上無重複的字。自隋代開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廣泛用作兒童識字課本。宋代以後,有種種續編和改編本,但都沒有舊本流傳得廣泛、長久。

【千家詩】舊時蒙學讀物。有《新鐫五言千家詩》《重訂千家詩》兩種,前者題王相選注,後者題謝枋得選、王相注,所選均七言詩。兩種選本都分絕句、律詩兩部份,大都為唐、五代、宋作品,宋詩尤多。因入選之詩淺近易解,所以流傳較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