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參考資料:17名中科大校友退黨退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3月23日】我們是曾經在中國科技大學工作、學習過的一群普通知識分子。我們曾經懷著種種善良願望,自願或被動加入中國共產黨或其附屬組織共青團、少先隊,我們曾期望自己能因此而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盡一分力。然而歷史和現實終於使我們清醒地認清了中共的本質,我們在此鄭重聲明,退出中國共產黨及其一切附屬組織。

50 多年前,中國百姓曾天真地相信,共產黨推翻了「封建剝削社會」,人民可以不受壓榨;5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百姓每26人要供養一名中共官僚。而處於「封建剝削社會」的西漢,每8千個老百姓,才養活1個官;即使腐敗沒落的滿清王朝晚期,也不過是百姓每900人供養一名官員。

正是這個今天高喊「不惜一切代價統一祖國」口號的中共邪靈,曾在1929年蘇軍炮毀我國吉林綏濱城、入侵中國東北時,積極在南方策動暴亂,裏應外合,叫嚷 「武裝保衛蘇聯」、「打倒國民政府」;在1931年日本人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不到兩個月,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秋,正是這個中共邪靈乘亂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甘當蘇俄傀儡,製造「兩個中國」;也正是這個動輒以「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為幌子拉攏熱血青年、轉移國內矛盾焦點的中共邪靈,建政後在和平時期出賣的中國領土超過百萬平方公里。

以「戰天、鬥地、整人」為樂的共產邪靈,用「假、惡、鬥」的黨文化摧毀敬畏上蒼、尊重生命的中華傳統文化。幾十年不計後果的瘋狂掠奪式發展,在自然方面造成中國生態系統瀕於崩潰,以至於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頻頻發生,以至於子孫後輩發展資源幾乎被耗盡;滅絕傳統信仰、踐踏人性的殘酷政治鬥爭造成整個社會層面道德淪喪,精神迫害使得幾千年來我們引以自豪的「仁義禮智信」傳統文化精華喪失殆盡;而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糟粕,卻被共產邪靈繼承和發揚光大,以至於今天人們一提到民族的傳統文化,記憶中只剩下宮廷鬥爭、結黨營私、整人權術、詭詐權謀等等。共產邪靈幾乎摧毀了我們整個民族的信仰和心靈。

今天,中共的罪惡已經延續到我們的母校中國科大,在這裏,學生(謝宏宇)因為堅持憲法賦予的信仰權利,被迫害而強制回家無休止地接受洗腦宣傳而致精神失常,並最終於2001年8月23日被車撞含冤去世;更有李傳峰、趙剛、李國峰等多名優秀學者因堅持信仰真善忍而被無理關押入獄。而全國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已超過1500人。

「人間天堂」的前景或許是誘人的,然而那個從德國舶來的共產邪靈所提出的實現方法,卻是殘酷的政治鬥爭──依靠殺「一小撮」人來獲取所謂大多數人的幸福。這「一小撮」曾經是「地富反壞右」,曾經是「臭老九」、曾經是「走資派」,而今天,這「一小撮」又輪到了上訪民眾、法輪功學員的頭上。短短幾十年時間,這 「一小撮」、「一小撮」加起來,已經是8千萬非正常死亡的華夏冤魂了!這一切的發生,不是因為戰爭、也不是因為海嘯、地震,而僅僅是因為入侵中華的西來共產邪靈!

我們也曾是這個世上最凶殘的邪教組織的一員。如今,這已成了我們人生中最大的恥辱。不論我們當初宣誓的動機如何,事實上,每個身入共產邪教的人其實都是這架巨大的絞肉機上的一顆螺絲釘,都曾有意無意的為共產邪靈壓榨中華民族靈魂和肉體的事業做了幫閒或幫兇。

噩夢醒來是早晨。有機會讀到《九評共產黨》,有機會重新從本質上審視這個自己曾為之宣誓的邪靈,有機會正視中國近代的真實歷史,是我們的幸運。古人云「知恥近乎勇」,「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做一個清白中國人,從我做起,從靈魂深處徹底摒棄中共附體邪靈──我們鄭重宣布退黨、退團、退隊,洗去這人生中的奇恥。這不僅是我們個人的自救,也將是我們民族的自救。

在此我們也呼籲所有的科大校友、乃至一切良知尚存的、曾誤入共產邪教的中國人,儘早退出中共各類組織,堅守良知和道德,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中國人!傳播《九評》,退黨、退團、退隊,為共產邪教呼啦啦將傾之大廈抽一塊磚,為中華民族道德重建盡一分力,這是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炎黃子孫心底的願望。

簽名:

黃勁松---中國科大無線電電子學系80級

林川---中國科大無線電電子學系84級碩士;1987年獲中國科技大學郭沫若獎學金;美國密蘇裏大學原子核工程碩士,計算機工程碩士

文遠---中國科大82級

張曉峰---中國科大近代物理系80級

司陽

王永輝---中國科大計算機系88級,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

梁裕鋒---中國科大數學系77級

唐忠---中國科大85級學生,90級研究生

張予---中國科大92級研究生

瞿征---中國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系86級

陳師眾---中國科大少年班78級

周志明---中國科大數學系84級

田育東---中國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系86級

黃越強---中國科大近代物理系88級

夏春耕---中國科大化學系

李麗平---中國科大少年班88級

留霞--中國科大計算機系88級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