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師父為學員承受
1994年7月底,師父又不辭勞苦的來到哈爾濱傳法。在課上,師父咳嗽了。
回到宿舍,芙蓉想:「師父怎麼會咳嗽呢?」屋子另一邊,錦蓉(化名)想:「師父也有業力?」下節課上,師父不問自答:「有人覺得我也有業力,我沒有業力啊!這些都是額外的。」
芙蓉一下明白了,在講課中師父說我們的業力太大,帶著這麼大的業力你修煉不了,所以師父為我們消去一半,剩下一半你還是過不去,給我們分在不同層次上過關用。其實師父幫我們消去的一半是師父自己給承擔了呀!
後來隨著不斷的修煉,特別是到了7.20以後,大家都明白了,豈止是這一半業力被師父承擔了,就連在我們修煉過程中擺放在不同層次中的那些業力,也是只要我們心性到位,師父就替我們承擔了。實質上說,我們慈悲偉大的師父為我們承擔了歷史上的一切!
20、「就那麼一本還是假的,還被你給買去了。」
順義某中學的趙老師在去冰球館上課的路上買了一本「《黃帝內經》」。上課後師父正好講「玄關設位」。講到過去的書已經很難指導人修煉了,並且說:「而且現在出的那些書很多都是假的,就那麼一本《黃帝內經》還是假的,還被你給買去了。」和趙老師一起去上課的學員全被震驚了,下課後紛紛問他:「你把書藏在包裏了,老師還是知道!」
他說:「不光說我這一件事呢!我以前練其它功已經開了天目,講『天目』時,我用其它功法的方法看,老師馬上在上面說:『我們這裏教的是法輪功,你要是練別的功,你出去練去。』」
21、何為「見死不救」?
在哈爾濱的學習班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一天上課前,有兩個人抬來了一具死屍非讓師父給救活了,鬧了很久才走。那天的課不得不推遲了時間,所以很多學員都看到了這件事的經過。
上課後,師父說:「好的咱們也說,不好的咱們在這裏也說一說。剛才有一位老人去世了。他本來就有重病,從錦州來的,兒子女婿送他去醫院他不願意,……非要到這兒來,半路上就死了,他兒子女婿把屍體抬來讓我治。如果還有一口氣在,我都可以幫他救治,但他都死了很長時間了,給救活了這不破壞常人狀態嗎?他的兒子和女婿是法輪功學員,把法輪章揪下來摔在地上說:『甚麼氣功師呀?見死不救。』我的學員幹出這樣的事我很傷心。」
後來中國政府中某些勢力小人為了向上爬打壓法輪功,把這件事也湊進了1400例,說我們的師父「見死不救」,但我們都是見證人,那是一具死屍而不是一個活人!中國成語「見死不救」是「見到死屍都不給救活」 的意思嗎?
相反,近5年來,數不清的大法弟子因為堅持信仰,身心受到了江氏集團殘酷的迫害,儘管鎮壓法輪功的邪惡之徒採用威逼利誘等手段一再掩蓋,還是有近千名大法弟子的死訊被正義之聲傳了出來。更有甚者,有些地區的惡警,把大法弟子打成重傷後,竟然直接送進火葬場,把呼吸尚存的活人投入焚屍爐活活燒死!這些國家公務員豈止是見死不救,簡直是明目張膽的殺人害命!
22、師父囑咐老學員要為新學員著想
在哈爾濱學習班之後,師父還要辦一場帶功報告,很多老學員還想買票,師父說:「老學員就不要去了,你們都聽了很多了,你再去就耽誤很多人得法了。」於是很多老學員改變了當初的想法,把機會讓給了新學員。
23、師父平息暴風驟雨
惠明(化名)參加了師父在鄭州的學習班。師父正講著課,突然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會場裏多處漏水,而且還停了電,師父不能講法了。
只見師父打了一套大手印,20多分鐘後,風停雨住,也來電了,師父臉上露出了笑容,又繼續講法。
與此同時,惠明的丈夫(也是學員)在北京的家裏做了一個夢,夢見師父正在與一個黑乎乎的水怪交戰,水怪打不過師父,逃進了水裏,師父又追進水裏,過了一會,師父提著水怪上了岸,它已經死了,師父把它摔在了岸上。
下課後,惠明從會場出來,看到外面的樣子比他們在裏面感受到的還嚴重,滿地雨水橫流,合抱的大樹都被連根拔起來了,但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攔師父傳法救度眾生。
現在還有很多老學員一直躲在家裏不敢站出來堂堂正正的為大法說句公道話,躲在家裏學法還以為這也叫作「堅定實修」,難道你們忘了你們也同樣經歷過這些事?師父以前就曾經多少次在我們遇到危難之際保護過我們,現在的魔難雖然看上去很大,但只要我們無所畏懼,師父仍然有能力幫助我們、保護我們!這才是對師父的堅信!
還有的學員在壓力下對師父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想法,甚至不尊重師父。也許你們沒參加過師父的學習班,那我們把這些故事講出來,是為了進一步向你們證實,沒有語言能夠形容我們師父的偉大!師父在《轉法輪》裏所講的句句都是真法!
我們的師父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的師父具足滅盡一切邪魔的法力和令天地眾神都為之敬仰的威德!如果我們自己遇上過不去的魔難一定要向內找自己還有甚麼地方沒有達到大法的要求,不要再聽信惡毒的謊言,也不要再用自己的觀念來衡量師父崇高的品格,那是宇宙中任何生命都衡量不了的!誰也描述不了我們的師父到底有多麼寬洪、無私、高尚、偉岸!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4/7/29/5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