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相的經歷:忍的內涵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3年6月24日】大法弟子:你說到了忍,其實真善忍的內涵不是一兩句能說得清的,我也只是給你說一個極小的側面,我自己的理解。打個比方,就說這個忍,佛教裏講忍辱;基督教裏講,「人家打你左臉,那麼你把右臉也伸給他」;在中國老人們講「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都是在不同層次對「忍」的認識。《轉法輪》裏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是修煉人首先應該做到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忍」還包括了寬容、包容。給你講個故事吧。

化解報復的最佳途徑

柏林圍牆還在的時候,一群東柏林人決定送他們西邊的鄰居一些「禮物」。他們找了一堆臭垃圾、碎磚塊、廢建材等,裝滿了一卡車,慢慢開到了東西德邊界,然後把他們的禮物倒到圍牆的另一邊。

西柏林人當然非常生氣,認為要以牙還牙才能「扯平」。大家很快提出各式各樣可以勝過敵人惡行的報復辦法。一個有智慧的男子打斷眾人憤慨的提議,想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出氣法,而令人驚訝的是,眾人竟然都同意他的點子。他們開始搜集東柏林缺乏的物資,裝滿了卡車。大家慷慨捐出衣服、食物和醫療用品,把車開到柏林圍牆邊,小心翼翼卸下貨品,堆放整齊,並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能力而付出。」

想像一下,當東柏林人看到這些「回報」和那牌子上震撼人心的話語時,會做何反應?

我們帶給別人的事情,必然傳達了強而有力的訊息,說明我們是甚麼樣的人。在面對別人苛刻、粗野、忘恩負義時所做的反應,會徹徹底底揭露一個人的真性。

記得有位朋友曾對我說,你們法輪功講的「真、善」都好,就是「忍」沒甚麼好的。其實,她不知道,「真善忍」的法理是圓容的,「真」中有「真善忍」,「善」中有「真善忍」,「忍」中還有「真善忍」。對他人的寬容和忍讓本身不是就包含了真誠和善良嗎?


境界

  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

李洪志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剛才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忍。其實,「真善忍」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一切生命裏也都有這個特性。

打個比方,還說這個「忍」。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正常狀態是基本上酸鹼平衡的,PH=7.43;基由二氧化碳和碳酸氫根濃度的調整,正常時血液系統略偏酸或鹼都能很快自動調整過來──就是說血液系統也能「容忍」。可是如果一個人發脾氣、怒吼(不忍),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盛怒時會頭疼,這個時候就是血液系統酸鹼失調,偏於鹼性了,輕微的鹼中毒──因為他怒吼的時候呼出的二氧化碳太多。而有的人他不發怒,他生悶氣,這時候他會酸中毒,血液系統偏酸性。當然你可以偏酸了加鹼,偏鹼了加酸──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你真正能做到心平氣和,那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一點我們中國的中醫就比西醫高明,中醫是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這個例子是說,生理系統的「忍」和精神的「忍」是對應的。精神上你做到心平氣和,身體上自然就達到健康了。《轉法輪》裏不是說「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麼?這個例子可以說從一方面說明了這一點。


何為忍

  忍是提高心性的關鍵。氣恨、委屈、含淚而忍是常人執著於顧慮心之忍,根本就不產生氣恨,不覺委屈才是修煉者之忍。

李洪志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前面的例子,說的是生命系統的「忍」。再舉個例子,說說更大點的系統中的「忍」。就說我們這個地球吧。

正常情況下,地球的大氣、海洋、河流等等都有自淨化功能。你排放點垃圾,它很快能消化、分解了。河流、海洋、土壤中的有機廢物可以被細菌分解,排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整個地球系統的循環轉化,最終儲存於海洋或地層。就是說我們的地球也會「忍」。可是如果我們的排放速度大於他的消化、分解、轉化速度,大家知道,那就是環境污染。

比如,紅潮就是由於太多有機污染物排入海中,使海水中浮游植物量增大,從而使海水變色;海水污染導致富營養變化,這會破壞局部海區的生態平衡,引起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由有毒紅潮生物產生的毒素還會通過食物鏈在魚、貝體內富集,如果人吃下肚後……

再如,現在很多地區「白色污染」很嚴重,就是大量使用塑料包裝,塑料地膜,廢地膜和廢棄的塑料製品自然降解得上百年的時間,這便影響了土壤的透氣,影響作物生長,影響植被。

我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引起氣候變化,這個大家可能都熟悉。其實很多氣候變化引起的「天災」,與我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密切關係,實際上可以說是「人禍」。

環境的「不忍」,其實源於人類自身內心的「不忍」,過分追求物質發展,過於追求享樂,只知向大自然索取,便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是「不善」,也是「不忍」。所以人與環境,也是要講善、講忍的哦。其實宇宙中任何一個系統,符合了「真善忍」這個特性,就是在維繫著系統的生機和穩定, 反其道而行的會導致系統的腐敗或解體。

這方面,看來我們中國古代的智慧講天人相應,還是有先見之明呢。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