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與小安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3年4月23日】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之焉。」

[譯文]
從前孔子曾以陪祭者的身份參加了國君年終的祭祀活動,事畢出來,又登上宗朝門旁的高層建築觀光遊覽,他發出了深沉的嘆息。孔子的嘆息,大概是因為魯國而發的。孔子的弟子言偃在身邊問:「先生為甚麼嘆息?」孔子說:「大道行於世間和禹湯文武等英明人主在世的時候,我孔丘沒能趕上,可是我心嚮往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閒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
大道行於世間,天下是公共的。選舉賢能之人當國君,講求信用、增進人間和睦。所以人不只是把自己的親人看做自己的親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使老人都能得到善終,壯年人都能發揮作用,小孩子在關懷中得到成長,老年喪偶者與少年失親者及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人有職務,女人有夫家。人們都憎惡隨便拋棄財物的行為,但不必據為己有;人們都怕有力氣使不出來,但不是為了自己。因此各種計謀無從發生,盜竊作亂害人的事也不出現。所以有門也用不著關著,這就叫高度的太平。

「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等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怎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信,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著,在孰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譯文]
現在大道已經消逝,天下變成私家的。人只把自己的親人看做親人,每個人都只愛護自己的孩子,財物與勞動能力的運用都是為了自己;國君之位以私家世代相傳為常規,把堅固的城牆和很深的護城河當做鞏固安全的工具,把禮和義當做行為的標準,以此使君臣的關係正常,使父子的關係純厚,使兄弟和睦,使夫妻和順,使各種制度得以設置,使田里制度得以確立,把有勇有謀的人稱為賢人,立功作事只為了自己。因此各種計謀由於上述變化而發生,戰亂也由於這種變化而興起。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也因此而成為三代諸王中的傑出人物。這六位君子,沒有不謹慎守禮的。他們把老百姓含於禮的行為稱為禮來表彰,用禮來肯定講信用的事,用禮來揭露他們做錯了的事,把含於仁的行為定為法規,提倡忍讓,用禮來指示人民要有常規。如果有人不遵守禮,有職位的就要被罷免,老百姓把這種人看成是禍害。這就叫小安。

法輪大法師父說:「在高層次上就是這樣看的,你覺得往前進,實際上是往後退。」特抄錄《禮記﹒禮運》中的《大同》一篇,並簡單譯成現代語言,僅供同修參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