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十六)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十六 雙林示寂舍利流布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將要入「涅槃」了。(涅槃譯為滅度圓寂)是不生不滅,滅跡歸真的意思。原來佛有三種身,一、法身,是清淨無相,周遍充滿於一切處,亙古徹今,不生不滅的。二、報身,是極高大莊嚴,清淨自在,壽命無窮盡的,這在初地菩薩以上才看得見。三、應身,佛有無量的應化身,在此示生,在彼示滅,恆在世間,利益眾生,隨緣而興,化畢而滅。

佛諸高足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摩訶迦葉苦行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枷旃延議論第一,羅哞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世稱佛門十哲。其中舍利弗、目犍連最為上首。於是,舍利弗尊者因不忍見佛滅度,就先入「滅盡定」而取涅槃。

佛為四眾弟子說大般涅槃經,廣明法身常住之理,並告諸弟子三月之後,我當去世。最後到阿夷羅跋提河邊拘屍那城中途受純陀長者最後的供養。憩息在娑羅雙樹間,這地方四面各有兩株娑羅樹,枝枝相對,葉葉相映,非常整齊;中間是一片柔軟青翠的芳草地。佛就吩咐阿難在這裏安鋪繩床,頭北面西。右脅著席,疊足安臥,將於夜半滅度。於是阿難悲泣請佛久住;是夜有異學的婆羅門須跋陀羅,到佛前求渡,聞說八聖道法而悟道,為最後之弟子。佛又為眾弟子最後說遺教經,其中叮囑出家弟子要依止山林,清淨自守,少欲知足,晝夜精勤,修學戒定。不要貪著世務,及醫卜星相等的俗學俗務。不要貪睡,要嚴攝六根,勤求解脫。並且再三叮嚀佛滅度後,最要尊敬戒律。以戒為師。

佛說畢,便寂然無聲,右脅而臥,安詳而逝。這是二月十五的中夜,時世尊世壽八十歲。

佛既滅度,人天雨淚,雙樹變白。諸弟子供養七日,一面平治四城門的道路,然後人天擁護,金棺自行升入東城門,遊各街路,到處香花幡蓋禮拜供養,出北城門,渡熙連禪河,到天冠寺。等迦葉頭陀和五百比丘趕到,才舉火焚化,焚化之後,得光輝晶瑩的「舍利」八斛四鬥。

那時各國聞佛在拘屍那城滅度了,於是波波國的末羅民族、遮羅頗國的跋離民族、羅摩迦國的拘利民族、毗留提國的婆羅門眾族、迦毗羅衛國釋種民族、毗捨離國的離車民族、摩竭提國的阿蘇世王,這七國都嚴整重兵,臨拘屍那城外,求分舍利。起初拘屍王不肯,幾乎要大動干戈起來,後來經人勸解,大家都是佛的信徒,豈可因爭佛的舍利而動干戈?於是八國均作八份,各各分去起塔供養。

到佛滅度後一百年,阿育王興,奄有摩竭提國,並統治印度各國,大興佛教,發掘阿蘇世王所造的舍利塔,得舍利八萬四千顆,就造八萬四千舍利塔,分布四方。現在我國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及天台山真覺寺等的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就是掘得阿育王所分布的舍利而重加建塔供養的。(舍利又作舍利子,梵語室利羅,譯義雲靈骨,為如來之身骨,是依戒定慧薰修所成。)

佛滅度後,五百羅漢都回到耋蘇崛山住在帝釋岩中。公舉阿難為長老,結集如來的經法。於是阿難尊者升上座,把所聞的經法,重加誦述,諸人隨加筆記,證明每部第一句就稱「如是我聞」,這是表明親聞於佛的意思。於是三藏法寶於焉蔚成,依了他修行的都成道果。卻說阿難尊者在佛住世時,還只是須陀洹,佛滅度後才證阿羅漢果。他受迦葉尊者的付法衣缽,繼為西竺二祖,後來輾轉傳授,到馬鳴龍樹二大士,燦爛大乘佛教,廣造諸論闡明經理,到二十八祖達摩大師在我國梁武帝時渡江東來,為我國禪宗的初祖。

這是佛教流傳的正統。佛法傳至中華,隋唐以來,開宗明義,蔚為大觀。而印度之大乘佛法,竟至於失傳。(印度在佛滅度後十世紀,外道復起,國政紊亂,全印度無佛跡。故印度之亡,非亡之佛教,正亡於其不信行佛教也。)故佛法發源於印度,昌盛於中華,為我國至寶之國粹。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