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嫌棄 修慈悲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七日】分享讀師父新經文《驚醒》後的點滴體會。我覺得,阻礙自己慈悲的是「嫌棄」,這好像是黨文化下養成的一種普遍心態。包括對別人的弱點和對自己弱點的嫌棄。有嫌棄,就無法做到善良和包容,更無法慈悲。

來到西方社會後,有個明顯感受是,人與人之間更加包容和尊重,多了普遍的關愛,而少了嫌棄、妒嫉等惡意。

我儘量在日常中學著不嫌棄,注意到任何人的弱點時不被看不順眼的嫌棄情緒帶動,而儘量去設身處地的想,那樣才能感受到對方的苦,體會到苦,才能往慈悲的方向去。

其實,各種弱點的背後,都是眾生的苦。當面對心性理想和完美的生命時,也就談不上慈悲了,而是享受對方的慈悲了。正因為眼裏還有弱點,也才留給了自己修慈悲的機會,要珍惜宇宙留下的不多的機會。

個人隨感,如有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