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向內找 修出慈悲心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六月三日】我從一九九八年開始修煉法輪大法的,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了。在這些年的修煉中,我也一直在向內找,直到近年在處理和弟媳的關係中,才對向內找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寫出來與同修分享。

一、找到自己不平衡的心,去掉它

剛開始和弟媳遇到矛盾,覺的自己受到了傷害,很委屈,然後努力擴大自己的容量,去原諒她。例如,暑假的時候,我給姪女補習功課,補了一個月,我管吃管住管花錢管伺候,姪女的數學成績從剛開始的五、六十分,提到了一百多分。然後,我把姪女送到了弟弟家。

姪女到家後,弟媳連門都沒有出,更別提和我說句話了。我給姪女補課期間,弟媳更是連門都沒有登過,甚至連電話都沒有打一個。我當時心裏很不平衡──我給你的孩子付出這麼多,你連句話都沒有,心裏充滿了委屈。

我就向內找,是自己渴望被別人尊重,被別人認可,那個自我在作怪。我找到它,就轉變觀念,不要這個心,然後,發正念清除這個私心。逐漸的我心理平衡了,對弟媳的埋怨也消失了。

二、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後來再遇到矛盾,我學會了不但要找自己,還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找自己。不要就事論事,要無條件的向內找。例如有一次,我在娘家吃飯,燉的雞,我興奮的說,好,就不吃雞了,我就喜歡吃雞爪子。姪兒聽見了,記住了。

在吃飯的時候,小姪兒夾起一個雞爪子就給了我:大姑,給你吃。我剛要表揚他一下,弟媳不願意了,沉著臉說:「你媽我也愛吃,你奶奶也愛吃。」我瞬間覺的挺尷尬的,心裏也很不高興,對小姪兒說:好孩子,給媽媽吃吧。

飯後,我冷靜下來,把自己這個不高興的心去掉,站在弟媳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她可能覺的:兒子是我的,有甚麼事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自己。我對於她來說是個外人。人不都是這樣嗎?有點妒嫉心吧。想到這裏,我就逐漸的理解了弟媳。

師父在《轉法輪》講道:「所以今後遇到矛盾的時候,你不要把它看成是偶然的。因為矛盾產生的時候,會突然間出現,可是卻不是偶然存在的,那是為了提高你的心性的。你只要把你當作煉功人,你就能夠把它處理好。」

對呀!我遇到的這個事情也不是偶然的,必然有我要修的東西,要去的心。靜下心來想想,自己何嘗沒有妒嫉心?總想聽到談論別人不好,從中找到滿足自我的優越感,體驗從中的快感。這不是妒嫉心嗎?聽到別人好了,應該從心裏往外替別人高興才對呀。

想到這裏,我真心感謝弟媳給了我提高心性的機會。

、生出慈悲心

年前臘月二十幾在打坐的時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弟媳。她自幼喪父,一家人也沒有過幾天好日子,現在她身體也不是很好。我想起了她給我提高心性的一幕幕,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她。想想每次跟她發生矛盾時,自己的出發點,總是那麼不純,總是在冠冕堂皇中掩蓋自己的私心。我發現自己真的對不住她。不由得我對她生出了無限憐憫。師父看到了我這顆心,幫助我化解了和弟媳的矛盾。

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弟媳和弟弟來我家了。我搬進樓房的這幾年,弟媳從來沒登過門。我給他們包餃子。吃飯的時候,我帶著發自內心的憐憫和慈悲和弟媳交流,並勸她好好修煉。她淚流滿面。

回家後,弟媳變化很大。原來她自己的孩子她一點都不管,現在把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屋,她自己親自照料。原來她總跟弟弟發脾氣,現在遇事有了克制自己脾氣的想法。原來她跟我媽媽(她的婆婆)關係也不好,總賭氣,現在和我媽關係溶洽了很多。過年,我丈夫做手術需要錢,她還主動把自己的積蓄借給我。

通過弟媳的轉變,我體會到我們向內找應該是無條件的,應該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深挖自己,把看到的對方的不足對照自己,不應該就事論事的強調自己的理由。對方為甚麼不滿意?看看自己做事時的出發點。

以上自己層次所悟,寫出來與大家切磋。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