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在人中習慣的觀念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零年九月六日】瘟疫期間,不能外出,整天只能呆在家裏。按理說,這麼多空餘時間,應該多背法學法的,可事實是法沒看多少,看了也沒入心,還老是被常人生活帶動,看電影電視,上網,甚至還想趁著這段時間練習毛筆字,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

按照常理,只要花時間練字,多多少少都有收穫,可現再一想,真的是羞愧滿面。我們的時間多麼珍貴啊,常人都有預言說二零一二年是大劫難,電影都拍攝了《2012》,現在的時間都是師父延續來的,我們沒做好的應該趕緊抓緊時間做好三件事。回想一下,假如真的二零一二年結束了,我們那時修得如何?三件事做了多少?再說,練字是常人的觀念,字寫得漂亮就容易獲得好感,這些其實是自己的顯示心,想獲得別人的好感和稱讚,就是執著。

當年畢業時,去了沿海一家科技公司,以為只要自己努力奮鬥,就能有收穫,所以幾乎每天加班,週末也加班,還自己找資料鑽研技術。可惜啊,十年過去了,工作沒啥改善,生活沒啥起色,最關鍵的是,這十年時間,自己僅僅沒有忘記是修煉人而已,三件事幾乎沒做,而且一有空閒就不自覺的陷入常人生活。

以前一直在讀法,可惜一直為了某項技能廢寢忘食的練習,忘記了我們在今天能走入大法修煉,而且和宇宙創世主同在,是多麼榮耀、殊勝。我們應該是很早就在開始在奠定、準備我們今天的修煉了,今天的生活是給我們修煉的,不是給我們過常人生活的。我們能當大法弟子,都是帶有很大根基的,可能是一個龐大天體的代表,但是還陷在常人生活中,可笑,可惜。我們本來啥都有的,也啥都會做,只是暫時封閉起來,是為了我們的修煉和助師正法。我們在人中遇到的一切都與修煉有關,沒有閒暇安排過常人的生活的。

黃粱一夢,說的是有個考生人生不如意,遇到一個老人,給他個枕頭躺下休息,結果就做夢夢到自己娶了大家閨秀,仕途顯赫,兒孫飛黃騰達,多麼完美的人生啊,一直這樣在美好生活中幾十年壽終正寢,結果醒來發現是場夢,旁邊店家的黃粱米飯還沒熟。

按照常人的觀念「分析」問題,就是用常人層次的思想在對待表現,那麼就會按照心性所在位置演化表象。「相隨心變」嘛,用低層次的觀念看問題,低層次的理就起作用了,就能制約我們。例如,面對惡警騷擾的時候,如果正念強,就真的抑制住邪惡了。如果用人的觀念想後果,或許就真的是這種後果了,因為是在求。我們修煉人應該起主導作用,表象應該按照對我們做三件事有益的方向變化,而不是按照常人社會的規則來發展。

修煉人沒有偶然的事。在常人中養成的觀念、經驗、所謂知識,導致的結果就是,一看到甚麼現象,大腦自動就會在記憶中搜索,尋求相應的應對方法以及對結果的預期,甚至直接就有解決方法直接反映在大腦裏。運動員訓練的時候,刻意造成肌肉記憶,因為面對一個現象,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分析後再做出動作;面對各種現象時,手自動就會控制球拍去做出正確的回應。感覺這套系統已經活了,一遇到相應的事,它自己就會主動尋找解決辦法,都不用經過主元神思考,因為表現是同一個大腦的想法,還以為就是自己發出的思想。其實不是,人有主元神,副元神,還有可能其他生命體能左右這個大腦。

平時在常人生活中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時,對方說一句話,包含甚麼意思?他想知道甚麼?我該如何回答才能不失禮貌,而且能避免他的陷阱?這種人就是所謂的「老練」、「思維敏捷」。我們煉功人如果平時一直在法上,遇到問題應該想到的是我是修煉人,應該如何處理這種事,因為心性高了,修好的部份可能就會起主導作用。

如果我們平時不在法上,或者同化大法不夠,遇到事情,首先常人中的觀念或其他生命體就會主導大腦,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很可能違背修煉人的要求,過後又後悔。

常人中有個成語「信馬由韁」,大意是坐在馬背上,不用控制韁繩,任由馬自己跑。或許因為「老馬識途」,不會出問題,或許直接就馱著人跑到危險境地了。「信馬」,也就是經驗老到的馬,也就是有著豐富常人觀念的馬。

我們修煉還沒結束,還有部份常人思想,面對選擇的時候,如果沒有方向了,常人那部份思想就起作用了,就希望事情朝著常人希望的方向發展,跟我們修煉人的方向或許就是相反的。

要分清何為「順其自然」,何為「信馬由韁」。個人理解,「順其自然」是指按照煉功人的要求提高心性和做事,而不執著事物的發展方向結果。因為「執著」是指用常人的思想在期望,體現了一個「求」。我們按照煉功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的言行,這樣做到就行了,至於結果如何發展,就不用管了,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是用不同層次的理來要求我們的,事物也應該會按照這種方向發展。

「信馬由韁」個人理解:為面對選擇的時候,一時不知道如何選擇,這時頭腦裏或許就會冒出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是外來的?是否在法上?主元神沒有用法來衡量判斷,就隨著那個想法去了。而「順其自然」是符合法的。

我們就是一個個瓶子,只有掏出積累的經驗知識(其實就是髒東西),才有空間裝美好,才能浮上來。

共勉,合十。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