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一月十三日】北宋名臣范仲淹,從小苦讀,學習《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後來又受到佛家思想的影響,敬信神佛。

他為官數十年,生活非常儉樸,即使身居宰相時也沒建造一座像樣的宅第,有人主張為他建新宅,他說:「人追求的是道義。一個人如果心中有了道義,無論身在何處心裏都是高興的。」

范仲淹沒有為子孫置辦田地房產,卻用自己的積蓄興學、置辦義田、周濟他人。他一生因正義敢言而數次被貶,但他不因個人的際遇而悲傷,曾三度當京官又三次被貶到京外做官。

天聖七年,剛進京任秘閣校理的范仲淹,因上疏反對皇太后鋪張浪費被貶出京城。此為一進一出也。

明道二年,任右司諫的他,因堅持為他人討回公道被皇帝貶往睦州。此為二進二出也。

景祐二年,范仲淹升任禮部員外郎,時任宰相的呂夷簡為防範仲淹直諫,便奏請皇上委任范仲淹做開封知府,並傳話范仲淹「不為言官,不要多費口舌去議論國事」。此為三進三出也。

這要擱許多人身上哪還受的了?想東想西,會在腦海裏生出許多不正確的模樣來,「相由心生」指的是這個意思。可是范仲淹的心卻不為所動。

不患得患失,以平常心對待人生中的起落,是一種並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司馬遷在《史記》中,指出了人世間的真實狀況:「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就是說人世間,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忙忙碌碌,道德仁義可以做為一種理想,但是關鍵時刻,有多少人能放下自己的利益,為他人著想呢?

古人所說的君子,是一種高尚而難以達到的境界,得到了自己很期望的東西,也不會過分高興,失去了心儀的東西,也不會痛斷肝腸。

「喜」或「悲」都是修煉者要去掉的執著心,而且它們比較隱蔽,不太好向內找,尤其是「喜」,但是「喜」和「悲」這種執著心修煉者又必須去掉。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這樣一種境界。古人講,不修道已在道中,當我們看到《岳陽樓記》中的另一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可以體會到范仲淹的胸懷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