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寫好法會稿的一點建議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九月二日】去年,同修給我拿來40多篇法會稿子,說他們縣城同修寫的,讓我幫助修改一下,發給明慧網。

開始我還挺高興,覺的能為同修修改稿子,是整體配合的一件好事。可是看著看著,就有點鬧心,為甚麼呢?幾乎所有的稿子都是坯料,缺少細節,沒有內容。有的稿子事不錯,一看具體內容,幾句話,沒了。還有的稿子寫了幾件事,初看,每一件事都挺有份量,都值得寫好、寫詳細了。可是同修每個事都寫的很概括,像廣告語,廣告之後是精彩內容呀!往下看內容,沒了。接著又寫下一個事例,下一個事例也是一帶而過。稿紙寫了好幾頁,我翻來覆去看了兩遍,這是甚麼呢?一筐木頭砍不出一個栽子。如果把這些稿子發給明慧網,你叫編輯咋辦?明慧編輯那麼忙,不白浪費人家時間嗎?咱不多說,如果大陸有幾十萬篇這樣稿件發給明慧,還不把編輯累蒙了,累趴下了。

不是同修做的不好,沒啥寫頭,而是不會寫,沒有抓住重點,應該詳細的沒寫詳細,應該寫透的沒有寫出來。比如:有的文章,邪惡把同修抓到看守所,她不承認舊勢力的迫害,在師父加持下正念走出來了,過程中寫的很簡練。我想看具體的,沒了。那麼我想問一句:在這種邪惡的環境中,誰都不承認舊勢力的迫害,你是怎麼不承認的?你是怎麼否定的?你心裏怎麼想的?你的正念是甚麼?警察不會甚麼都沒給你說吧?面對警察的迫害,你心裏怎麼想的和行為的表現,就是一個修煉人的正念表現,就是你的境界,把這個過程詳細的寫出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說是細節組成的,當然細節也是根據文章需要有取捨問題。打個比方:你要炒菜,從備料、下鍋、炒熟、出鍋,每個細節都不能少,特別在炒的過程中,還要加點調料(你的認識和理悟),最後端上來,色香味俱全,誰看了都會說這是一道好菜。假如你不這樣做,把菜下鍋後,沒炒幾下就出鍋,再炒下個菜,扒拉幾下又出鍋,也不加調料甚麼的,雖然擺了一桌子,那你說這菜誰願意吃?

有時候,我聽同修在一起嘮嗑,就感到是一篇精彩的文章。比如:兩個同修見面了,對方問:「聽說你三退一天能退幾十人,咋做的?」答:「心裏別有障礙,就抱著為眾生好的心去講,效果就好。」問:「說幾件具體事?」同修說了幾件具體事。問:「有沒有碰到過警察?」「有呀。」「那你心裏是咋想的?不怕嗎?」同修說了當時情景,是怎麼正念正行的,最後警察是怎麼說的……

你把這件事情原版不差的寫出來,細一點,就已經很樸實生動了。就是編輯想修改的話,根據你提供的這些「米」,也可以做出來一碗「好飯」來。如果你連這些「米」沒有,這「飯」讓編輯咋做?

我只是談一點粗淺認識,給寫法會稿的同修一點參考。其實,寫法會稿,在寫的過程中,認識就在昇華,心性就在提高,在回放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時,去重新認識一下時,會發現很多不足,會找到很多差距,這個過程不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嗎?本地協調人讓所有同修都參加這次法會投稿,我想不是為了單純發表(當然有能發表水平的更好),而是為了提高,所以大家都來寫法會稿最好。

一點淺見,意在交流。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