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咖啡加點糖(3)

——從題目和開頭入手,挖掘真相文章的可讀性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三日】「張正義被綁架 曾屢次遭到迫害」、「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古羅馬大火的啟示、」「給本市公檢法司的一封公開信」、「改惡從善 為時不晚」,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真相資料的題目,您覺的,您的家人都會迫不及待的想看嗎?非常吸引您周圍那些漠視真相資料的人嗎?

在我們講真相的十三年後,為甚麼仍有那麼多的同胞對基本真相還不了解?除了舊勢力的阻擋,以及這種阻擋下體現的邪黨的邪惡環境、黨文化的原因之外,我個人認為,我們自身講真相的「功夫」,距離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不能體諒眾生的「難處」,不足以更好的破除舊勢力設置的障礙,這已經成為如何救度眾生的一個重大和緊急課題。

* * * * * * *

(接前文《給咖啡加點糖(2)》

五、挖掘可讀性要考慮人的多種心理

人一般都喜歡矛盾的衝突,因為「熱鬧」、因為「有意思」啊,理性的人也會看到矛盾中折射出的問題,而講真相文章中涉及正義與邪惡的碰撞,應該是最激烈的、最具有可讀性的,為甚麼呢?大法是最善的,邪黨是最惡的,大法是最真的,邪黨是最假的,大法是寬忍的,邪黨是最狹隘變態的,如果我們真的能刻畫出、表現出大法的真善忍和邪黨的假惡暴,這個精彩就會自然躍然紙上,就會非常吸引讀者。(定位新聞價值的「點」,可參看文後的參考資料)

記得有一篇文章「××被綁架,曾被多次迫害」,裏面有一個情節,惡警綁架了大法弟子前還綁架了大法弟子的妻子(有恫嚇威脅的意思),同時還把她的醫療卡搶走不還,這是一個讓大眾匪夷所思的事情,聽了就氣憤,我們把這個情節挖掘出來,放大,把它作為引題:

「法輪功是信仰問題,可我也沒煉,你們也綁架我,你們是不是犯罪」
「我被你們折騰病了,急需上醫院,但你們搶了我家那麼多東西,竟然連醫療卡和卡密都不還給我,醫療卡也可以成為你們污衊好人的藉口嗎?你們人性何在啊?!」

──被迫害的××妻子如是說

如果修改題目的話,這裏也提供一個不成熟的思路,就從小事上講,事情越小越容易講清,比如我們就以「醫療卡有罪嗎?」為題,入情入理,誰也不會有異議,而且有懸念有正理,然後再展開情節。

再如,許多過去打架鬥毆的青年人,學大法後改惡從善,所以浪子回頭的故事很多,我記得有一篇是講述一個青年的學法經歷,文章「無意」中提到他從「燕子李三」的家人那裏學過功夫,因為有點功夫所以敢打敢拼的,打架是常事。其實,「燕子李三」就是一個大「新聞」,按照常人的說法「有了這個背景條件,這新聞就可以上頭版了,賣新聞稿的話就值錢了」。因為類似浪子回頭的故事比較平常,尤其看多了就容易熟視無睹,所以當時據我觀察,周圍的同修都「越過了」看這篇文章(《明慧週刊》刊載),並沒有在意它,但改改題目,「收視率」可能就會有變化(兩行):

「師從燕子李三傳人 打拼江湖
今朝得法大道修行 打不還手」

再舉一例,寫同修交流體會文章其實也存在這個問題,前段時間寫的《從專業角度談講真相》,題目就比較沉重,題目給人的感覺理論性很強,大多人就有畏難心理了,我後來發現,許多同修都沒有在意(《明慧週刊》文章),但裏面的內容「把邪教寫成×教,是極不正常的無奈之舉,需馬上轉變」、「說反話講真相」、「用通知形式給黨政機關講真相(暗諷)」,我對同修一說,她非常感興趣,馬上就付之於行動。可見,題目沒起好,是真耽誤救度眾生的事啊。

六、挖掘新聞性要考慮道德低下的現狀

新聞人經常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其實,這還不夠,因為大陸人的觀念已經非常變異,對於一般的壞事已經見怪不怪,要引起他們的注意,還得考慮目前變異的現狀,要盯住「最邪性的行為」予以最有力的曝光。

再說說上文提到的「××惡警暴打李正義」報導,如果單單說惡警綁架、暴打同修作為題目或開頭,用「李正義被酷刑迫害」、「李正義被暴打迫害」、「李正義被綁架抄家」,就不如「××惡警迫害李正義:用打火機燒下巴」,就很震撼,因為許多大陸人已經對邪黨的酷刑和綁架行為無奈麻木了,甚至錯誤的認為:你犯罪了,是壞人,被打也應該。這樣報導的話,一般的人也會說:人家再怎麼樣也不能這樣殘忍啊!

再舉個最近的小例子,常人媒體曝光首惡周永康荒淫:「在四川任省委書記就被稱為『百雞王』,非常荒淫。」而大陸的實際情況是,邪黨高官幾乎無不荒淫,這樣的新聞對老百姓很可能見怪不怪,所以新唐人的報導是這樣的:69歲的周永康被稱為「百雞王」!69歲還如此無恥荒淫,人們就會覺的太無恥了、到頂峰了,就會更驚詫,對內容才會更感興趣。

所以,我們要用最低道德標準啟發人,曝光「最沒人性」的惡行觸動人的良知,把最具說服力的事實拿出來,讓讀者看,正如師父所講:「它正確認識啊,不正確認識啊,它抱著不管是甚麼樣一種想法,在事實面前他們都得服氣,在事實面前他們必須得正視。」(《美國首都法會講法》)

七、本文題目的斟酌過程

考慮到本文探討是文章的題目和開頭,所以,本文的題目和導語,我就多花了一點時間。以前考慮的題目有:「聽你講真相,像聽小說一樣」,「你講的真相,常人愛不愛聽?」,「提高(講真相的)「收視率」,拓寬聽真相的群體」,「真相的可讀性,你重視了嗎」,「沒有可讀性,損失了多少眾生?」,「淺談文章題目的吸引力和穿透力」,「題目與開頭的遺憾,損失了多少眾生?!──談「順著執著」講真相寫真相」,由「奇怪的心理現象」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想到的,「寫文章用一半時間來琢磨開頭」,「寫好題目與開頭,讓眾生更愛看真相」(同修建議),但我考慮以上題目都不夠生動,有的還帶有質問成份(著急的人心造成的)、不夠善,有的有一定侷限性。

以上是個人粗淺認識,望同修直言指正。



參考資料

新聞價值包含:重要性、顯著性、時效性、新鮮度、接近自己、有趣性,有西方新聞人曾總結讀者興趣有十二個要素(我們只是要了解,並非完全遵循):利害關係、金錢、性、鬥爭、奇特、英雄崇拜、關懷、人情味、影響大規模有組織團體的事件、競賽、發明及犯罪。

顯著性的常識公式:平常人+平常事=0,不平常人+平常事=新聞可讀性,平常人+不平常事=新聞可讀性。

(全文結束)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