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談:漢文帝拒收千里馬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日】下面這則故事,出自《漢書•賈捐之傳》,筆者轉引自明代首輔張居正編著的《帝鑑圖說》,講述了漢文帝拒絕接受千里馬的故事。

【原文】文帝時,有獻千里馬者。帝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行五十里,師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下詔不受。

【譯述】文帝,也就是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紀元前180年到紀元前157年在位。

漢文帝在位的時候,一次,有人向他進獻一匹可以日行千里、飛馳如電的千里馬,漢文帝看到這樣漂亮的千里馬,十分喜愛。但是他說:「我在出行的時候,有儀仗隊的旗子在前面引導,後邊又跟著負責保衛的武士車隊。即使是出去巡視的時候,也不過一天走五十里就停下來;出征行軍,一天也不過走三十里就停下來休息了。我騎著這樣的千里馬,獨自一人跑在前面,將要往哪兒跑呢?」於是下詔令,拒絕接受這匹寶貴的千里馬。

【解析】漢文帝即位時,呂后勢力剛剛被鏟除,國家急需安定,四方人士,正拭目以待:看這位新上台的皇帝將如何治理天下。文帝在拒收千里馬之前,已經做了兩件大得人心的事。一件事,是廢除「收孥相坐律令」,刑罰只加於犯罪者本人,不再株連家屬。漢高祖劉邦稱帝前,曾宣布廢除秦代一切苛法,只約法三章,但後來又搞了「漢承秦制」,株連之法又被恢復。現在文帝予以廢除,被認為是一件善政。另一件事是頒布「賑窮養老」之令,救濟鰥寡孤獨及窮困的人,下令: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由政府發給糧和肉,九十歲以上老人除糧、肉外,再加發帛、絮。

漢文帝繼承皇位之後,當時的社會經濟,因為受到秦時戰亂的破壞,十分蕭條,於是文帝就實行了與民休息的政策。

除此之外,他在位的時候,每當國家出現了日食、地震、洪澇、蝗災,文帝就要下詔反省自己。「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他多次頒布命令,減免天下百姓的田賦,發放糧食來賑濟受災的百姓。為了鼓勵農耕,擴大糧食的種植,文帝就自己開籍田,並親自下地種田,將收穫的穀物,用來供應宗廟的祭祀。他還要求皇后親自植桑,並親手紡織,以提供祭祀穿的衣服。

漢文帝為母親薄氏嘗藥
漢文帝為母親薄氏嘗藥

文帝侍奉母親十分周到。薄太后生病的時候,文帝每天都要親自去探望,日日夜夜的陪伴在母親的身邊,但凡是送給母親服用的藥,他一定會首先自己嘗過,才放心地讓母親服用。後人輯錄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第二孝,就是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不僅僅是對自己的母親如此孝敬,文帝還將自己的孝心,推廣至天下百姓,對鰥寡孤獨者,都有政策照顧。

漢文帝極其厭惡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他在逝世之前,曾經留下遺囑說道:天下萬物沒有不死而長生的。死亡是萬事萬物的最終結果,所以不應該過份悲傷。而對死人的厚葬,就更加沒有必要了。這樣做,不但會導致破盡家產,而且還會損害身體。漢文帝在遺囑中,十分謙虛地說:自己生前沒有德行,所以死後人們對他的隆重祭弔,會加大他的無德與過失。於是他下令:在自己逝世以後,全國的官吏和百姓,哭吊三天,就除去喪服。至於娶妻、嫁女、祭祀、飲酒、吃肉等,都不要禁止。

漢文帝既能解決與大臣們之間的矛盾,又讓大臣們不失掉面子,甘心接受。比如,在處理周勃這個功臣居功自傲的問題上,就做得很好。周勃是功臣中最難處理的一個,在漢文帝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周勃有一次說想跟文帝私談。這個人一向認為自己有大功,常自恃功高,處處為難漢文帝。漢文帝巧妙的回應了他這個無理要求,文帝說:「天子不能有私語,有事情可以在朝堂上說。」既回絕了一些居功自傲的大臣的邀功請賞或另懷別意的談話,又向大臣們展示了自己開張聖聽的姿態,回答得既委婉、又莊重。

從在這個「卻千里馬」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漢文帝回絕了進獻的千里馬,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必要接受一個對自己毫無實際用處的東西,這一點很符合漢文帝的個人特點。漢文帝的節儉,是十分著名的,他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漢文帝始終認為對老百姓沒有利益的事情,都要儘量不去做。同時也反映了漢文帝拒絕諂媚,遠離那些試圖以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君王好感的人。

漢文帝曾經在自己的遺囑中,自我評價說:自己是因為幸運,才得到了繼承皇位的機會,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由於上天的寵愛;之所以自己在位的時候,天下太平,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也不是因為自己多麼賢明,而是神靈的保祐罷了。

漢文帝是歷史上很謙虛的皇帝,同時又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君王。所以史學家評價說:(整個漢代)「德莫厚於漢文(帝)。」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