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晚會觀眾 |
泰國舞教師:神韻的舞蹈演員很偉大
泰國舞演員及編舞遊麗(Yolly Seedtibood)觀看演出後讚歎道:「那些舞蹈迷人極了。我非常陶醉。」「舞蹈演員們都很偉大。」
「我認為應該有更多的推廣,人們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她不斷的說,「我愛她(中國舞),很美麗。」她表示神韻的編舞很有特色。
泰國舞演員及編舞遊麗(Yolly Seedtibood) |
遊麗曾在小石城曾有一個舞蹈團,在「亞洲美國舞蹈學校」任教十年。她表示,這是她首次在海外觀看這麼傳統,高水準的中國文化演出,「我愛她。」
遊麗的祖父來自中國大陸。她是位混血兒,她和父輩現移民到馬來西亞,然後到泰國。隨後被美國空軍家庭領養,在美國二十七年。從孩童時期開始,遊麗就開始學習泰國舞,後來自己教授舞蹈和編舞。
遊麗對神韻舞蹈演員的精湛表演大為讚歎。她說:「(他們的)舞蹈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輕盈飄逸。舞蹈背後的文化也很豐富,有很多的歷史內容和一些神話的傳說,非常有趣。」
遊麗並表示非常喜歡演出的服裝,「那個《寶藍仙子》是我最喜歡的。我愛她的色彩,紫色和藍色的裙子。另外一個舞蹈《婆羅花開》的服裝也是我的最愛。」
談到神韻的歌唱家,遊麗表示他們的歌非常的棒,打動人心,「歌詞有很好的含義,非常有意義,很美。那些歌觸動我的心靈,我感動的哭了,讓我們想起我們的家。」
民間舞蹈演員:中國舞的內容更加豐富
凱瑟琳(Catherine)是一位民間舞蹈演員,她與先生驅車一個半小時從另一個城市來到小石城觀看當晚的神韻演出。她說去年在洛杉磯過感恩節的時候看到過神韻演出的廣告牌,這次在小石城又看到了,就決定來觀看。
凱瑟琳說最喜歡演員的服裝,舞蹈的動作和編舞,「我最喜歡神韻二字,因為她告訴我們:有的生命比我們人類更高級。」
凱瑟琳說:「中國舞的內容更加豐富,多種多樣,有很多的不同的舞蹈動作,你看了這個舞蹈,你不知道下一個舞蹈是甚麼樣。晚會的音樂也是非常獨特。」
民間舞蹈演員凱瑟琳(Catherine)與先生 |
凱瑟琳的先生是比爾(Bill)退休的地產商。他興奮的說:「我看到了五千年中國文化的展現,這很好,對我們美國人很有啟發。當今共產黨壓抑中國人,這和中國的傳統很不一樣。」
比爾說他最喜歡打鼓的節目(《大唐鼓吏》)。「晚會讓我了解到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不同的風格(style),有其不同的味道(flavor),非常美麗。我很喜歡今晚的演出,我期望著觀看下半場的演出。」
民間音樂家:演員樂隊配合天衣無縫
斯坦.鮑威爾(Stan Powell)是一位民間音樂家,在看完神韻晚會以後,他和妻子興奮之表情溢於言表。碰巧今天斯坦過生日,他表示自己能夠看到神韻晚會是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太幸運了,很感動能夠看到這場演出,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獨一無二,中國文化實在令人著迷,非常的享受,令人陶醉。」
民間音樂家斯坦.鮑威爾(Stan Powell)和妻子 |
斯坦讚歎晚會的中國古典舞編排非常美,各種各樣的舞蹈隊形變化豐富多彩,還有美麗的女演員那優雅的舞姿美不勝收,服裝絢麗多彩。
「我是音樂家,我欣賞現場的音樂伴奏,中西方樂器的結合很協調。」他說:「還有打鼓,鼓點和節奏感很強,演員和樂隊的配合天衣無縫,這些都讓人印象深刻。」
他表示,現場音樂伴奏,同時四十個音樂家齊奏,層次分明,分不同樂區演奏,又馬上能溶為一體,非常不簡單。
斯坦說,中國五十多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不同的特徵,晚會將這些不同民族的特點完美結合在一台晚會中,比如蒙古舞,筷子舞都很「酷」。「我從未想到筷子是樂器。但是它聽起來像打擊樂器刷子,但那是筷子,非常的有趣,知識性很強。」
斯坦還說,兩個女高音都很棒。第一個女高音歌唱家(姜敏)的聲音特別的美。歌詞的意義很有內涵,有關人性與生活,很有啟迪性,「歌詞帶給你和平、快樂和希望。」
前舞蹈演員:神韻編舞層次感極佳
曾經練習舞蹈多年的蘇香雲觀看演出後表示,「(神韻)女演員的身段都非常的好,男演員的功底都很強。」她說,觀看演出不禁讓她回想起自己以前跳舞的時光。
曾經練習舞蹈多年的蘇香雲 |
在談到神韻晚會的音樂時,蘇香雲表示,現場伴奏音樂很棒,配合得非常好,中西樂器的結合天衣無縫。「我們以前都是用的錄音音樂來伴舞,而這個演出是現場音樂,效果很不一樣。」
蘇香雲說,神韻演出的編舞層次感極佳。就像花開的節目,層次感好,看起來逼真、自如。
繼小石城演出後,神韻巡迴藝術團將於二月十二日在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上演一場演出,以下是晚會的詳細信息:
時間:週四,2月12日,7:30 PM
地點:Madison Overture Center, 201 State Street, Madison, WI 53703
票價:$25, $35, $45, $65, $75
熱線:608-258-4141
網站:https://www.divineshows.com/madison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9/2/15/10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