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訓蒙文》淺譯(一)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6年8月23日】「訓蒙文」,在以前是一篇用來啟蒙養正,教育孩童待人處世時應遵循的禮儀和規範的文章,與《三字經》類似,影響也僅次於「三字經」,其內容包括孝悌敬老、謹慎守信、寬容待人等待人處世的方方面面。由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編,內容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後清朝賈存仁修訂後改名為「弟子規」。

中國以前被尊稱為「禮儀之邦」,但自共產邪靈盤踞中華古國以來,鼓吹假惡鬥的歪理邪說,美好的中華傳統禮儀和傳統道德觀念已經被踐踏摧殘的支離破碎。在古時稚幼頑童都懂得的道理,現在的很多成年人卻知之甚少。今精選淺釋「訓蒙文」中的部份內容以饗讀者。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淺譯:】做兄長的對弟妹應友善關愛,做弟妹的對兄長應恭敬,兄弟姐妹們和睦了,做父母的自然就高興了,這也屬於孝順的一部份。不要重利輕義,如果能夠把私利看輕了,怎麼還會發生怨恨的事情呢?說話言談能夠互相包容忍讓,憤怒怨恨的事情自然就不會發生了。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淺譯:】不論是吃飯、坐或行走,都應長輩在先,晚輩在後。長輩招呼人,如果晚輩聽到了,應代為傳喚,如果人找不到,應當主動上前詢問是否能幫上甚麼忙。稱呼尊長,不能直呼對方的姓名,這是對人不尊敬,是不禮貌的。在尊長面前,應該謙虛禮讓,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同長輩在一起時,長輩站立著,晚輩不應自行就坐,長輩坐下後,吩咐讓坐自己才能坐下。在尊長面前,說話聲音要低一些,當然,如果低到讓人聽不清楚,這也是不合適的。長輩叫上前時,晚輩應動作快一點,退後時,動作應稍慢一些。長輩問話,晚輩的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淺譯:】走路時要從容穩重,站立時應端莊正直,行禮問候他人時要恭敬。走路時不要踩著門檻,站立時不要歪歪斜斜,坐著的時候不要隨意張著腿,不要搖晃顫抖雙腿,這都是輕慢、不拘禮節的姿態。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