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有多大 慈悲就有多大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6年5月23日】一個目標就好像海上的一個燈塔,船只能夠跟著這個燈塔的方向走,才能到達彼岸。假如沒有燈塔導航,今天開往東,明天又開往西,就是沒有方向的航行,能達到目地嗎?通常有大志向的人,又都有恆心和毅力,能吃苦耐勞。范仲淹能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也是因為他能以天下為己任,自然而然做到正直和高尚,達到了先他後我、大公無私、超凡脫俗的境界。

我問過幾個修煉人為甚麼學佛,有的說人世太苦了求解脫,有的人認為修佛能得到佛的庇護,還有的目標不明確或很混沌。其實真得應該好好想想了,這是基點的問題,根子上的問題。只有擺正基點,解決根子上問題,修煉才能走正路。所以凡事要抓住根本,不能在枝節中打轉。

最近,我總是感覺到自己執著心一大堆、心性不高、正念不強,嚴重的時候甚至為得失而憤憤不平、陷在紛爭中不能自拔,原因在哪裏呢?因為我的心在常人中。在執著中去執著,難捨難棄,又苦又累。其實是我把自己定位在常人中了,把自己畫地為牢了。當我們陷在其中的時候,是最難看到事情的本質的,而跳出這個圈子時,就會一目了然。

我們的目標本應該是洪大而高尚,當真的有了救度眾生和成佛的願望,那人間的恩怨、執著都甚麼也不是,人世間的利益在修道人面前就變得一錢不值,因為你的心是為眾生負責的,你的境界已超出三界,常人的一切又如何能制約於你呢?我們的容量有多麼大,我們的智慧、慈悲就有多大。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