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舊勢力 不走極端

——再談注意安全與怕心的關係問題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5年9月1日】看到目前一些同修仍然不能夠真正重視注意安全的問題,很是為之擔心。這些人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把忽視安全問題當作是「全盤否定舊勢力」,把注重安全當作是「有怕心」,從而對同修的善意提醒置若罔聞,反而認為同修「悟性不好」。

那麼這種認識的根源在哪裏呢?個人理解,其實是受了禪宗的影響。禪宗的思想方法比較極端,在形式上鑽牛角尖,卻忽視了根本。這種影響可能來源於兩方面,一個是近代禪宗盛行,很多學者都受其思想的影響,從而在很多著作中都體現出禪宗的思想方式。當讀過這些書後,很可能就接受了禪宗的思想。另一方面,很多大法弟子在歷史上的多次轉生中,經常處於修煉狀態。那麼在修煉中,可能修的就是禪宗的東西。以致到了現在仍然骨子裏受其影響。個人理解,包括有的同修一提修煉就總是不自覺的想邋裏邋遢的,都是從這裏來的。就是說,也可能來自於過去的修煉過程造成的影響。我理解,其實也是舊勢力安排的干擾。

師父在《轉法輪(卷二)》的「禪宗是極端的」中說:「還不如那些悟性不好的常人講的看到我就信,看不到就不信。他們連看到都不承認了。活著幹甚麼?睜眼幹甚麼?閉著眼睛,不用躺著,不用站著……,甚麼都沒有。就是走到極端了,達摩談他的法只能傳六代。現在的人再死抱著這個理,本來就是不存在的理,很可笑的,走到絕路上去了。」

其實這種把不顧安全當作「全盤否定舊勢力」的思想方式,不要說連新學員都知道不對勁,就是連常人都明白是不對的。這不成了「掩耳盜鈴」了嗎?不成了「一葉障目」了嗎?真的是連常人的認識都不如了。自己卻覺得自己悟得高,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這不行啊。根本原因還是法沒學好吧。師父在《轉法輪》中講:「常人這個理,一般的大覺者是不輕易動的,越高的覺者越不破壞常人的理,一點不動。」

要破除謬見,還須予以正見。再談一談自己對「否定舊勢力」的理解。大家都很熟悉師尊在《轉法輪》第七講中,講到的釋迦牟尼佛讓弟子打掃浴缸的故事。師父在《轉法輪》中講:「這個弟子到浴缸那一看無從下手,一動手蟲子就得死,他轉了一圈又回來問釋迦牟尼:師尊,浴缸裏爬滿了蟲子,如果一動手就要把蟲子弄死了。釋迦牟尼瞅瞅他說:我叫你打掃的是浴缸。」

我理解,這位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看到的是蟲子,想到的是蟲子,總是圍著蟲子轉,就解不開這個如何正確對待殺生與維護人的正常生活的問題。其實出於維持人的正常生活的角度,應該著眼在浴缸上。蟲子也好,灰塵也好,只是使浴缸不乾淨的不同因素罷了。哪有蟲子?我只看到浴缸裏有髒東西要清理罷了。這不就是否定了蟲子嗎?否定舊勢力不也可以用這個道理嗎?

無情是對情的強烈執著。修煉者真的在精進提高中去掉了情,也並不是六親不認了,誰都不認了。要是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那就是心性問題。否定舊勢力的問題上,不也是這個道理嗎?去掉了怕心,去掉了承認舊勢力的心,不等於連被跟蹤都視而不見了。你只是那樣心裏「不承認」一下,它就真的會自動消失了嗎?舊勢力的因素在另外空間可能還在笑你呢,「正好被我利用了,就鑽這個空子了」。

那麼我們應著眼於甚麼去否定舊勢力呢?師父在「零四年元旦師父向大法弟子問好」中講:「為了眾生,為了證實大法,在神的路上精進吧!」個人理解,我們是否應著眼於「救度眾生」與「證實法」來否定舊勢力。哪有舊勢力?不存在舊勢力。只是不同的需要救度的眾生與證實法的對像。只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救度的不同的眾生罷了。也不存在甚麼舊勢力的安排,只有師父的安排,只有大法弟子在神的路上怎樣走到最後,如何走得更好。正法必成,大法弟子必成。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最後引用一段師父在「美西國際法會講法」上的話以共勉:

「不管我講多少,修煉的這條路得你們自己走。怎麼樣能夠把這條路走好、走到最後,那才是最了不起的。因為在你走的這條路的過程中會有困難,會有各種各樣的考驗,會有你意想不到的魔難,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各種各樣的執著與情的干擾。這種干擾來源於家庭、社會、親朋好友、甚至於你們同修之間,而且還有人類社會的形勢的干擾,人類在社會中形成的觀念的干擾。這一切一切都能夠把你拖回到常人中去。你能衝破這一切,你就能夠走向神。所以作為一個修煉的人來講,能夠堅定自己,能夠有一個甚麼都不能夠動搖的堅定正念,那才真的是了不起。像金剛一樣,堅如磐石,誰也動不了,邪惡看著都害怕。如果真的能在困難面前念頭很正,在邪惡迫害面前、在干擾面前,你講出的一句正念堅定的話就能把邪惡立即解體,(鼓掌)就能使被邪惡利用的人掉頭逃走,就使邪惡對你的迫害煙消雲散,就使邪惡對你的干擾消失遁形。就這麼正信的一念,誰能守住這正念,誰就能走到最後,誰就能成為大法所造就的偉大的神。(長時間鼓掌)」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