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左傳》中的勸善名句數則(5)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左傳》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記載了當時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有關言論的具體史實,以及天道、神明、預言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者對凡是可以借鑑和勸誡的都進行記載。

《左傳》中有許多名句警言宣揚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可以幫助人構築理解大法真相的文化和道德基礎,以下摘錄數則:

(接上文

22、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譯文]所謂美名,是德行的具體表現而已。德,是國家(大治)的根基啊。

23、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譯文]百姓認為好的,我就實行;百姓厭惡的,我就改掉。比喻能體察民心,尊重民意。

2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譯文]人民的生計貴在勤勞,只要勤勞生計就不會睏乏。

25、無德而祿,殃也。(《左傳﹒閔公二年》)

[譯文]沒有道德而享受俸祿,就是禍害。

(待續)

當日前一篇文章: 一次解體綁架的經歷
當日後一篇文章: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陸綜合消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