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文史典籍(2)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七月一日】

【唐詩三百首】詩歌總集。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孫洙編,實選唐詩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及樂府諸體排列。選編的原意,本作為家塾課本。所選詩作大都藝術性較高,便於吟誦,是流傳最廣的唐詩選本。

【文選】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編選,世稱《昭明文選》。選錄自先秦至梁的詩文辭賦,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餘篇,分三十八類。選者注意到文學與其他類型著作的區分,故不選經子,史書也僅取論讚,入選作品大多為駢文。該書是研究梁以前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古文觀止】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編選的一部歷代文章總集,共十二卷。全書收錄自東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為序排列。選文多慷慨悲憤之作,語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簡要評註,頗有見解。是清代以後流傳最廣、影響較大的古文選本。

【古文辭類纂】清代姚鼐編的各類文章總集。全書七十五卷,選錄戰國至清代的古文,依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等十三類。所選作品主要是《戰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劉大櫆等的古文。書首有序目,略述各類文體的特點、源流及其義例。

【二十四史】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被稱為「正史」,清代乾隆年間編定。全書總計三千二百二十九卷,記載了從黃帝到明末共四千餘年的史事,是史學研究的重要資料,也常以之代稱中國歷史。其中《史記》是通史,其餘的都是斷代史。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東漢以後始稱《史記》,西漢司馬遷撰。全書一百三十篇,計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記載自黃帝至漢武帝時期共約三千年的歷史。該書取材頗富,作者曾廣泛查閱並實地調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筆優美生動,結構嚴謹,被奉為歷史著作的典範,在我國史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創的紀傳體例為歷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撰,全書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該書取材廣泛,除歷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實錄、譜牒、行狀、文集等三百餘種。剪裁精審,嚴謹清晰,功力極深,是一部對後代產生很深影響的編年體通史。

【太平廣記】著名類書,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編輯。因成書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故名。全書五百卷,另目錄十卷,按題材性質分九十二大類,一百五十餘小類,收錄上迄先秦兩漢,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約七千則。採錄漢代至宋初的小說、筆記、稗史等五百餘種,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說資料。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7/1/【神傳文化】文史典籍(2)-104218.html